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美联社:从澳大利亚到非洲,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时间:2007-09-26 12:44   来源:参考消息

  【美联社卡拉萨9月14日电】题:从澳大利亚内地到非洲,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记者:威廉·福尔曼)

  影响了世界生活方式

  多年来,中国经济的繁荣影响着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最明显的是通过从服装到电脑等各种贴有“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但现在,经济发展还带来了一些不能仅以小玩意儿来衡量的东西——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

  现在,中国的触角从澳大利亚沙漠穿越撒哈拉延伸到亚马孙丛林,是这些地区向中国供应商品,而不是相反。中国逐步增强其政治和外交影响力,尤其是在非洲,它向非洲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就像以前的美国一样,中国正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世界人民的生活方式,从阿根廷到美国弗吉尼亚的学校都开设了中文课程。

  要了解为什么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延伸到境外,算一算就明白了。如果中国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它将成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已经消耗全世界32%的大米、47%的水泥和1/3的香烟。

  一个有影响力的木材工业协会的负责人路易斯·卡洛斯·特雷蒙特说,巴西雨林各偏僻城镇砍伐出口的木材有30%流向中国,卡车沿着泥泞的道路行驶数百英里将成品运到河港。现在,许多中国买家前往巴西洽谈生意,在商务会谈时几乎总有当地的华裔朋友或亲属陪同。

  特雷蒙特说:“10年前,巴西人对中国一无所知;后来中国的需求暴涨,他们大量采购。这种木材做地板非常棒,他们很喜欢。”

  借助中国的采购浪潮,2002年以来巴西圣保罗交易所股票指数上升了300%以上。

  中国从波兰购买采煤设备,在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钻探石油和天然气,在赞比亚的铜矿业投资数亿美元。它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今年的销售数字有望达到5.2亿部。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在为自己的人民从其它国家进口商品的同时,中国也在为自己的产品到处寻找市场。

  饱受战争破坏的利比里亚电力匮乏,中国生产的虎牌发电机维持着当地经济的运转。援助机构和外交官偏爱的西方品牌太贵,不是像穆罕默德·基亚武之样的小型业主能负担得起的。30岁的基亚武在首都蒙罗维亚经营着一个电话摊。在发电机平稳的运转声中,他说,一台二手虎牌发电机只要50美元。“但要买二手的美国或欧洲发电机,250美元都不够。它们不是为我这种人生产的。”他预言,由于为普通人制造商品,中国“很快会抓住非洲普通百姓的心”。

  带来了越来越多烦恼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戴维·茨威格说:“中国人不想打仗——他们只想通过做买卖成为大国。过去,一个国家想要扩张就必须征占领土。现在无需争夺殖民地了,只需拥有有竞争力的商品。”

  华尔街投资银行高盛公司预测,如果中国保持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到2027年,它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许多发展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还能再快速增长20年。

  然而,在世界舞台上影响力日增给中国也给其它国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烦恼。

  随着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不断提高,一些西方国家担心它会破坏旨在推进民主的努力。为了确保市场和争取盟友,中国加大了对非洲和亚洲建设的援助力度。但缅甸、津巴布韦和苏丹等因人权状况不佳而失去西方支持的国家也获得了中国的援助。

  描写中国和西方的书《中国幻想》的作者詹姆斯·曼说:“从某意义上讲,这将使我们融入一种新的国际秩序,在这种秩序下,我们所熟悉的民主或开展有组织的政治活动的权力不再被视为准则。”

  中国还面临着以前的大国也曾遭遇的一些不安情绪。在非洲和亚洲,有人抱怨,参与中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的主要是中国工人和企业,没有为当地人创造就业机会和财富。

  南非总统塔博·姆贝基的兄弟、政治评论家穆莱齐·姆贝基把用非洲资源换取中国制成品的做法比作以前的殖民行为。穆莱齐·姆贝基在非洲发展银行不久前举行的上海会议上说:“这种局面是不可持续的。非洲需要保护自己的自然资源,以备将来用于自身的工业化。”

  背上了莫须有的黑锅

  消费者也提出批评,中国商品背上了质量不可靠的坏名声。在美国,中国进口商品的质量标准引起愤怒。在玻利维亚,小贩们撕掉或涂掉一切能表明所售商品是“中国制造”的东西。

  就连那些从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获益的人也表露出一些担忧。美国贸易特使卡兰·巴蒂亚在最近的讲话中称,美国航空航天业巨头波音公司预计中国将在今后20年内成为美国以外的全球第一大商业航空市场,它将购买价值1000亿美元以上的商用飞机。

  但波音公司的工人依然担心中国会致力于自行制造飞机。明年,中国计划试飞一架国产的能容纳78至85名乘客的中型喷气式飞机。它还宣布计划在2020年前大量生产能容纳150人的飞机。

  这正是西方和日本汽车制造商的遭遇。他们打入中国市场,最终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设计被仿制。中国的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向海外进军,他们去年出口了32.5万辆汽车——大多是销往亚洲、非洲和拉美的低价卡车和公共汽车。

  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奇瑞公司刚刚宣布与克莱斯勒集团达成协议,将在两年半内实现合作生产并向西欧和美国出口汽车。

  鉴于中国崛起的速度,中国自己正努力消除这些担忧或许不足为奇。北京的口号是“和平崛起”。

编辑:董洁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