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乌克兰危机的“幕后黑手”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美国是乌克兰危机的“幕后黑手”
新华社记者柳丝
“善于利用善良外衣掩盖自私的国家利益。”早在80年前,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哈利特·卡尔在其著作中这样描述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贯的伪善。时至今日,美国依然在玩弄这种手段,俄乌冲突就是一个例子。
在乌克兰危机一步步演变恶化的过程中,美国从埋下火种到煽风点火,从火上浇油到趁火打劫,种种恶行都是在所谓“民主、自由、人权”旗号下展开。只不过,这一回,世界上很多人都看穿了美国的“善良外衣”,看清了美国的自私自利,看透了美国的霸权主义,认定美国才是危机的始作俑者,是当前乱局幕后的操控黑手。
冷战思维 霸权执念
“谁统治了东欧,谁就统治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统治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统治了全世界。”这是20世纪地缘政治大师麦金德著名的“心脏地带”理论。麦金德所说的心脏地带正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而世界岛则指欧亚大陆。
作为麦金德的学生,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用麦金德式的语言,道出美国称霸的野心——“欧亚大陆是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目标”,控制整个欧亚大陆是“取得全球主导地位的主要基础”。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其战略目标在于防止任何一个能够挑战其霸权地位和战略利益的国家崛起,而欧亚版图上地处俄罗斯周边、战略地位关键的一些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就成为美国战略棋盘上的棋子。
美国策动北约五轮东扩,导演乌克兰“颜色革命”,极限挤压俄罗斯安全空间,终极目标就是要用战争泥潭和制裁大棒拖垮、击垮俄罗斯。作为冷战产物,北约并没有跟随冷战一起进入历史,反而在美国主导下日益变成一个搞阵营对抗的军事集团。
事实上,乔治·凯南、基辛格、米尔斯海默等多位美国战略家早已对乌克兰危机发出预警,认为北约扩张是“历史性战略错误”,“最终结果是乌克兰将被摧毁”。乌克兰危机一步步走到今天,追根溯源,还是因为美国难以摆脱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
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赵穗生认为,美国对自身力量和发展前景失去信心与安全感,认为国际关系是一个零和游戏,其他国家崛起或追求自身安全利益就是对美国利益的侵蚀和威胁。因此,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继续占主导地位,就采取各种手段打压能够挑战它的国家,其中重要的一招,就是煽风点火、制造矛盾。
以乌克兰危机为例,自去年俄乌紧张关系升级以来,美国不但没有寻求缓和危机,反而不断向乌提供各种军事援助,为乌方打气、对俄方挑衅,加剧乌俄、欧俄对立,直至引发俄乌冲突,以此来迫使欧洲在安全和能源等领域更加依赖美国,从而增强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力。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和北约对俄方担忧置若罔顾,它们只关心维持霸权,并不断违背冷战结束后所承诺的与俄合作政策。”至于乌克兰人的生命,从来都不是美国政府真正关心的问题,正如《美国保守派》杂志一篇文章的讽刺性标题所言:“华盛顿将同俄罗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趁火打劫 坐收渔利
英国诗人威廉·申斯通说过:“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俄乌冲突对世界来说是一场悲剧,但美国军火商却因此赚得盆满钵满。
美国《民族》周刊网站日前披露,俄乌冲突升级之前,美国主要军火企业的大佬们就已经开始谈论欧洲紧张局势将如何增加他们的利润。今年1月,雷神公司首席执行官格雷格·海斯在与公司投资者的一次电话会议上吹嘘,东欧和其他全球热点地区的冲突前景将有利于公司业务发展,“我们看到了国际销售的机会”。
受益于俄乌关系紧张以及此后的冲突升级,美国主要军工企业近期股价大涨。“领头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价从年初每股350美元左右一路上涨至4月13日的近470美元,涨幅约34%。雷神技术公司、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股价同期涨幅也在20%左右。
根据五角大楼4月14日公布的数据,自拜登政府上任以来,美国累计承诺向乌克兰提供超过3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其中约26亿美元援助承诺是在2月24日之后做出的。美国国防部日前还召集美国军工企业开会,讨论加速军火生产以满足美国、乌克兰及其他盟友需求的问题。
1961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离职告别演说中,曾公开点名由美国军方、军火商及政客捆绑形成的“军工复合体”,直言不讳地警告:“在政府的各委员会里,我们一定要警惕军工复合体施加不正当的影响……权力滥用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然而,这番告诫没有产生任何作用。多年来,美国已经形成由庞大的军工复合体驱动的一整套“战争渔利机制”。一方面,从欧洲到中东,从亚太到拉美,美国政客通过强化同盟、鼓动对抗、煽动冲突,不断为美国军火商创造“商机”;另一方面,这些军工企业又通过政治献金与“政商旋转门”等方式收买政客、左右政策,二者勾结起来持续推高美国国防开支,而付出代价的则是作为纳税人的美国民众。
在这套机制的推动下,美国军费和对外军售收入常年保持世界第一。在白宫3月末向国会递交的2023财年联邦政府预算申请中,国防预算高达8133亿美元。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今年3月发布的全球军售趋势报告指出,2017年至2021年间全球武器交易量与2012年至2016年间相比下降4.6%,而同期美国武器出口增长14%,其全球占比从32%上升到39%。
美国国防部前官员富兰克林·斯平尼日前撰文说,美国军工复合体借这次俄乌冲突煽动对俄恐惧,目的是推动军备支出上涨。“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五角大楼、K街(美国首都华盛顿的游说公司聚集地)、军工企业以及整个国会大厦内,都在悄悄地开香槟庆祝!”
美国不仅利用俄乌冲突大发军火财,还趁火打劫,攫取了欧洲能源市场的部分份额。欧盟国家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分别约有三成和四成来自俄罗斯。俄乌冲突升级后,欧盟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将进口俄天然气的数量减少三分之二。美国趁欧洲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之机,迅速与欧盟达成能源合作协议,计划今年额外向欧盟市场提供至少15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
土耳其作家和政治学家苏莱曼·塞伊菲·厄云日前撰文指出,俄乌冲突为美国军工企业注入了活力,油气价格大涨为美国能源公司带来更多收入,因此“美国不希望战争结束”。
滥用制裁 火上浇油
“制裁不但没有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甚至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但奇怪的是尽管屡屡失败,此后西方国家仍然继续把制裁当成一种手段。”美国康奈尔大学历史学家尼古拉斯·马尔德在法国《世界报》的访谈中这样说。
俄乌冲突升级后,美国及其盟友把世界经济作为武器对俄实施全方位、无差别的制裁,这种火上浇油之举只会加剧对立,令局势更加紧张,同时还给全世界带来严重冲击,令许多国家深受其害。
美国及其盟友的制裁手段五花八门:既有所谓“金融核弹”,切断俄罗斯多家主要银行与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的合作,也有针对俄高官、富豪等个人的制裁,还覆盖了体育、文化、艺术、资本、科技等各领域,甚至就连与俄罗斯有关的猫、狗、树等都上了“黑名单”。
长期以来,美国为维护霸权,凭借其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频频用制裁打压他国,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过去20年,美国实施的制裁数量增长了10倍。奥巴马在其第二个总统任期内实施的制裁有2350项,而特朗普在一届总统任期内实施的制裁高达3800项,相当于平均每天挥舞3次“制裁大棒”。截至2021年10月1日,美国已生效的制裁措施累计达9421项。
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制裁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是“抱薪救火”,只会激化矛盾,给全球经济运行带来严重干扰,给相关国家民众带来巨大伤害。
美国拉拢盟友发起的极限制裁在损害俄经济民生的同时,已对全球金融、贸易、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造成巨大冲击,让疫情背景下本就疲弱的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整个国际社会都不得不为此埋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因俄乌冲突及对俄制裁下降1个百分点,通胀水平将上升2.5个百分点。
近期在冲突和制裁等连锁反应冲击下,世界股市、汇市、原油、天然气、粮食和有色金属期货市场反复震荡,风险不断攀升。首先感到压力的便是能源进口高度依赖俄罗斯的欧洲国家。今年3月,欧元区通胀率按年率计算达7.5%,再创历史新高。其中,能源价格同比上涨44.7%。受害更严重的是那些经济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贸发会议最近发布报告指出,冲突导致食品、燃料和化肥价格上涨,世界经济前景迅速恶化,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形势尤其令人担忧。
巴西外交部长卡洛斯·弗兰萨批评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俄乌冲突的处理方式,认为对俄实施的经济制裁将严重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经济发展。
乌克兰危机牵动整个世界,也成为映射出美国霸权这只“幕后黑手”的一面照妖镜。从阿富汗到伊拉克,从叙利亚到乌克兰,美国的霸权、霸道与霸凌成为许多地区动荡混乱的根源,给许多国家的民众带来无尽痛苦,也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看穿了美国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的虚伪外衣,看透了美国唯利是图、唯我独尊的真实面目。(参与记者:吴宝澍、张远、孙丁、邓仙来、黄河、林朝晖、刘健、朱瑞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