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乒乓外交”50载 专访1971年访华美国乒乓球队队员

2021-04-09 09:08: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专访1971年访华美国乒乓球队队员:“乒乓外交”50载 那些记忆历久弥新

  中新社华盛顿4月8日电 题:专访1971年访华美国乒乓球队队员:“乒乓外交”50载 那些记忆历久弥新

  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尽管已经过去了50年,那次去中国的经历仍然让我记忆犹新,那次经历影响了我的一生。”朱迪霍尔弗罗斯特(Judy Hoarfrost)如是说。

  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受中方邀请,历史性地访问中国,成为了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获邀来华访问的美国人,而康妮·史维利斯(Connie Sweeris)和朱迪霍尔弗罗斯特就在当时15人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中。作为“乒乓外交”亲历者,两人近日以视频和电话方式接受了中新社记者专访。

  谈及这场50年前的旅行,两人均难掩激动之情。康妮说,在1971年参加日本名古屋世乒赛期间,当突然得知要去中国访问时,她在感到一丝顾虑之余,更多的是兴奋。当时年仅15岁的朱迪则认为“这将是一场有趣的冒险”。

  在中国一周的时间里,美国乒乓球队跟中国乒乓球队举行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友谊赛、还参观了长城、颐和园等景点。无论是在1.8万名观众的注视下比赛还是登上建在山巅的万里长城,都让康妮和朱迪记忆犹新。

  在康妮看来,那次中国行让她最难忘的经历就是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们。康妮说,当时还发生一则趣事。在晚宴上,周总理问美国代表团成员对此次行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时任美国代表团团长的斯廷霍文说“有”,全场立刻陷入一片寂静。随后,斯廷霍文说,“你们给我们太多好吃的了”。全场立刻响起一片笑声。

  在康妮的记忆里,那次中国行遇到的所有中国人都非常友好,无论是乒乓球队队员还是街上的行人,看到他们这些“奇装异服”的美国人都会微笑、打招呼。中国人民的友好和热情给康妮留下深刻印象。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的中国之行在美国队员眼里“是两国运动员间的友好交流”,在世界眼里则被誉为“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当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次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迈向正常化。

  作为创造历史的“乒乓外交官”,朱迪认为,乒乓球等体育运动可以增进不同国家人们相互了解。她说,尽管美国和中国讲着不同的语言,但在体育运动中都使用着相同的语言。在打乒乓球时,大家是通过乒乓球的视角认识对方,乒乓球就是沟通的纽带。

  康妮也表示,因为乒乓球,让她跟中国运动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像梁戈亮,从1972年中国队来美国时我们相识,后来‘乒乓外交’纪念日也会见面,这么多年来我们经常联系,一直保持了这份友谊。”康妮相信,不同国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以打破文化壁垒、消除误解,而人与人的友谊也将利于国与国的互信。

  对于中国,康妮和朱迪都认为在她们心中有着“特殊而亲切”的地位。康妮说,在过去50年间,她曾四次到访中国,而中国的变化让她“叹为观止”。从1971年人们都穿着深蓝、黑色的衣服、骑着自行车,到1997年再次去中国就已经有像纽约一样漂亮的大楼、街道以及各种汽车。“看着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这种戏剧性变化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记忆。”

  对于朱迪而言,50年前的中国行让她对中国文化、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也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发展变化。之后,她多次到访中国,有着很多中国朋友,身为乒乓球器材公司CEO的她也同中国有着很多生意往来。

  朱迪还说,正是那次中国行,让当时15岁的她意识到要怀着开放的态度看待世界。“世界上有着不同文化、观点、政治制度,不同国家的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并不一样,不能认为自己熟悉的观点就是理所当然正确的。这个想法伴随了我的一生。”

  今年距离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已经过去整整50年。康妮告诉记者,当年15人的美国代表团中目前仅有5人还在世。“50年真的非常久,可以发生太多事”,而她也希望走过几十载风雨的美中关系可以有光明的未来。

  “待到疫情结束,我希望还可以再去中国看看,跟老友重聚。”康妮说。(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