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资产配置中金融资产占比过小。
过去十几年的发展来看,房地产市场给很多的中国家庭带来了大的回报,甚至有不少学者认为,正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的家庭加了杠杆,实现了中国家庭的财富增值,但是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的日渐完善,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的趋势也在日趋明显。当房产在家庭资产中占比过大,中国家庭的财富结构会出现哪些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我们会不会穷的只剩下房子了?如何避免财富缩水?
房子既是财富也是危险
近期,汇丰银行发布了一项横跨9国,受访者接近上万人的调查报告。这项报告的访问对象为9个国家的“千禧一代”年轻人(出生在1980至2000年间)。报告指出,中国的80、90后年轻人住房拥有率高达70%,遥遥领先第二名墨西哥(46%),也是美国该项指标(35%)的2倍水平。这个数字可谓是冠绝世界。
同样类似的数据,最近西南财经大学的甘犁教授撰文表示,中国家庭出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房地产在家庭财富中的占比过高。根据甘教授的统计,在中国家庭的资产中房地产占比已经达到了68%,而北京和上海则高达85%。房产在家庭财富中占比这么高,存在着极高的风险隐患,这是为什么呢?
在投资学上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投资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同样,家庭财富的配置本身就是一个投资的过程,当我们把绝大多数家庭财富都押宝在房子上面的时候,无疑就是把鸡蛋全部放到了一个篮子里。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一旦出现例如房屋限售的情况,就会导致市场的需求下降,再加上房地产本身的流动性较低,就会出现房地产市场有价无市的局面,那个时候房地产就会成为烫手的山芋。如果家庭急需用钱,那么房子不仅不能够成为保值增值的财富,甚至会砸在手里。
此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祖辈、父辈的财产将会由家庭的第三代继承。如果这种情况大规模出现的话,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出现供给远超需求的情况,但是房地产市场却不是股票市场,房地产作为较低流动性的产品是很难被轻易卖掉的,这个时候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我们穷的只剩下房子了。
我们的邻国日本,类似的情况已经在出现了。
家庭理财到底该怎么办?
除了房子占比过重之外,中国家庭还出现了两个大的问题,值得关注。一个是家庭资产配置中金融资产占比过小。
根据西南财大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金融资产在整个资产比例中只占12%,远低于美国的36%。金融资产配置比例过低的好处是家庭的风险较低,基本上没有太大的风险,但是坏处是大量的资金被闲置,从而导致了家庭财富增值的机会被白白浪费,甚至会影响家庭财富的进步。
另一个是家庭总体负债比例过低。在中国,家庭资产中只有5%的资产是负债,远低于美国的15%,负债比例过低同样的结果就是中国家庭除了房地产以外,几乎不会选择加杠杆的方式进行理财。既然不会加杠杆,财富想要实现增值也几乎不太可能。
那么,面对着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呢?
一是尽可能的将家庭除房地产之外的财富金融化。何谓财富金融化呢?就是将家里的财富尽量先向低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可以考虑将财富转移到货币基金当中,可以选择互联网基金,也有各家商业银行的各类基金。
二是考虑家庭财富的多元化组合配置。当财富金融化了之后,就可以考虑进行财富的多元化组合配置了。留足家庭必须的生活流动性储备,一般来说是六个月家庭的生活开支放在高流动性的货币基金里。其他的财富可以进行多元化组合配置,比如说通过定投,不断分散风险和成本,从而实现风险投资。当然,在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少商业银行都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投顾产品,用人工智能当投资顾问进行资产组合配置也是一种可选的方案。对于更有钱的家庭,也可以采用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进行理财配置,方法多样选择自己合适的就好。
三是适当给家庭财富加杠杆。众所周知,加杠杆往往意味着风险,但我觉得有几种风险较低的加杠杆的方式:
一种是加信用杠杆。很多家庭购物都习惯于使用现金,或者借记卡绑定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样的购物习惯其实是不利于自身信用建设。可以考虑向商业银行申办一定的信用卡,通过信用卡来支付家庭日常的开支,然后将本来用于支付开支的钱存到货币基金里面去,这是最简单的理财方式,也是一种在信用上给自己加杠杆的行为。因为你只要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商业银行就会给你更多的信用额度,这对于未来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另一种是加保险杠杆。可以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的形式,给大家加保险杠杆,通过比较各家的商业保险,给自己用最少的保费尽可能多的获得保额,从而确保自己的安全。
最后一种投资加杠杆。这种方式需要谨慎,因为投资杠杆往往容易暴涨暴跌,其实并不适合普通家庭,但是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或者有专业金融基础的家庭,可以考虑加投资杠杆,获得更高的收益。
当我们穷的只剩下房子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为自己的家庭财富多考虑一些了呢?(作者:江瀚)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