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手游玩家低龄化成多国社会之“痛” 全球都想招治

2017年07月12日 09:50:11  来源:环球时报
字号: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特约记者 范开庆 青木 李珍 纪双城】编者按:“我们班同学都在玩《王者荣耀》,我不玩的话和同学就没共同语言。”当中国的一些小学生以这样的借口成为手机游戏新玩家时,手游玩家低龄化的现象已是很多国家的社会之“痛”。德国科隆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莱纳·里德尔认为,手游上瘾等问题必须“从娃娃开始防护”,否则风险很难控制。为此,德国有娱乐软件自我监控系统、北美推行游戏分级系统、日本政府也勒令游戏公司加强监控。除政府介入、社会机构参与和游戏公司承担必要责任外,在《环球时报》记者对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的调查中,帮助青少年远离手游上瘾、避免成为“游戏废人”,家庭和学校的因素同样重要。

  德国:形成手游预警系统

  “儿童不需要智能手机!”德国卫生部5月公布的名为“数字预防”的报告指出,儿童使用智能手机可能会沉迷手游,甚至患上“网瘾”,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对儿童进行“数字化关怀”。

  “数字预防”报告显示,德国6至7岁的孩子中1/3有智能手机;10至11岁,这一比例升至87%;12岁以上,智能手机已成为“标配”。医疗专家抽样调查显示,孩子用智能手机打游戏上瘾,有可能影响语言能力、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还会变得肥胖或多动,甚至更具有侵略性等。为此,德国政府药品专员马莱娜·莫特勒警告说:“不能让孩子处于孤独的‘数字宇宙’里。低龄儿童并不需要智能手机,他们首先必须学会坚定地用双脚站在现实世界上。”

  德国西南媒体教育研究协会去年11月公布的“青少年信息多媒体研究报告”显示,12至19岁德国青少年中,92%玩电脑和手机游戏,其中,2/3的人每天固定玩。德国青少年手游时间已超越玩电脑游戏时间,前者为45%,后者为35%。12至19岁的青少年,周一到周五每天玩游戏77分钟,周末每天则是104分钟。足球比赛“FIFA”和“侠盗猎车手系列”等游戏最受欢迎。

  在德国,青少年手游上瘾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曾发生孩子因为家长不让玩手机游戏而威胁自杀的案例。今年4月,德国一个13岁男孩玩手机游戏花了1250欧元,但德国法院判家长不必为这个骗局付费,因为孩子拨打0900号码来付费,而这不符合电信法规定,0900实际上是色情电话,是网络骗子通过手机游戏引诱孩子拨打收费电话。

  “近年来,德国对游戏审查越来越严格。”德国柏林网络游戏技术专家安德雷·海勒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德国建有网络游戏黑名单,对一些宣扬杀人、暴力内容的游戏进行封杀。对于获准发售的手机游戏,德国有类似游戏评级的“娱乐软件自我监控”(USK)系统,如12岁等级的游戏可能注重于战争或者打斗,但会被控制在最小程度内;16岁等级的游戏中可以有频繁的枪战,但不能有流血等暴力内容场景。该系统由德国游戏产业协会等于1994年制定,后来获得德国政府和司法机构支持。 如违反USK评级并将游戏给不适龄玩家将受到法律制裁。

  海勒尔还表示,德国已形成一套手机游戏预警系统。德国“网络巡警”对各种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前不久,“蓝鲸死亡”游戏导致一个俄罗斯少年自杀后,德国马上提出预警,要求社交媒体给予配合,加以防护。德国还拟立法规管24小时游戏直播频道,要求严格申领牌照。

  对患有网瘾的青少年,德国著名慈善组织——维希尔之家2003年在博腾哈根市建立了全球首家网瘾治疗所。现在,德国各地也纷纷开设“网瘾诊所”,通过让孩子参加日常劳动、进行户外运动和艺术创造等方式戒掉网瘾。治疗过程一般为3至4周。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