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俄罗斯“鼹鼠”核弹引争议 专家:技术实践性不强

2017年05月17日 07:37:26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    

  近日,俄罗斯退役军官、前国防部发言人维克托·巴拉涅茨说,普京正在美国海岸附近埋下“休眠”核弹。巴拉涅茨说,一旦爆发战争,俄罗斯就会引爆这些核弹,引发海啸席卷美国大部分海岸。他表示,俄罗斯正在重点发展一种针对美国的“非对称能力”,确保一旦发生战争两国都会遭遇灭顶之灾。“比如说,美国人正在俄罗斯边界附近部署坦克、飞机和特种部队。我们也在美国海岸附近悄悄埋下像‘鼹鼠’一样的核弹。这些核弹能自己钻进海底沙层‘睡觉’,直到收到引爆指令……”虽然此番言论随即便被俄罗斯官方否认,但依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对此,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张煌博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次俄罗斯前国防部发言人扬言在水下预置核弹,可以解读为利用核弹的威慑能力,震慑美国政府近期对俄的一系列挑衅举动,特别是对美在叙利亚战场上大规模攻击政府军的行为提出警告。这种武器既属于海啸武器的一种,也可以被归类为海底预置武器的一种。”

  海啸武器技术实践性不强

  从新闻线索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这种休眠核弹引爆后会引发大规模海啸。

  记者了解到,这应该属于海啸武器。海啸武器属于地震武器的一种。所谓地震武器,指利用地下核爆产生的定向声波和重力波,人为诱发地震、山崩、海啸等自然灾害,释放地壳下方熔岩中所储存的能量,形成巨大的摧毁力,致使敌方军事设施瘫痪、装备毁坏和人员伤亡,从而达成军事目的的一种作战手段。具体到海啸武器,就是在海底引爆核武器,人为制造海底地震,进而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地震与海啸双重破坏能力的叠加。

  “这种武器在武器构想层面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在技术实践层面可能性不大。”张煌表示,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冷战期间,苏联人就曾提出设想,在美国西海岸的大陆架,引爆一颗10亿吨当量的核弹,通过海底地震引发海啸,可以制造千米高的巨浪,席卷整个北美大陆。海啸过后,北美大陆上一切生命可能荡然无存。为抢占先机,苏联军方启动“水星”计划,以阿塞拜疆的巴库地震研究所为平台,建立专门的地震武器研发机构,尝试从海底对美国发起远程气象攻击。虽然,由于北美大陆架水深不够且延长线过长,“水星”计划一度搁浅,但是,它却将人造海啸攻击的武器构想展示在世人面前。

  战略构想重在威慑

  实际上,在外媒的报道中,我们也看了关于该武器模棱两可的一面——巴拉涅茨在发表了长篇大论之后,突然打住话头说:“哦,我好像说得太多了,我应该管住自己嘴巴的。”随后,俄罗斯政府的一位发言人否认了巴拉涅茨的说法,表示这些言论“十分奇怪”,并补充说不要把这个报道当真。

  那么,这种武器到底属于俄罗斯方面虚晃一枪的“烟雾弹”,还是确有其事?

  “这种武器构想应当是俄罗斯对美进行威慑的一种具体体现。”张煌认为,一方面,核武器利用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一旦引爆,必然给对手带来大规模毁伤破坏和严重核污染;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核武器强大的破坏能力,也导致各有核国家在使用核武器的态度上慎之又慎,往往作为战略武器发挥威慑作用。

  张煌指出,在海底引爆核弹诱发大规模的海啸灾害,不仅会造成沿海地区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而且会导致大面积的建筑物与民用设施损毁,对被攻击国的社会生活系统给予毁灭性打击,造成水灾、火灾、瘟疫、毒气泄漏等社会问题。强烈的海啸攻击过后,灾区供水系统遭遇破坏或受到严重污染,造成饮水环境恶化,极易造成疫病大规模传播。此外,海啸武器引发的次生灾害,破坏了自然和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给受害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长期的、深层次的负面影响。

  核弹不太可能海底预置

  对于占地球总面积70%的海洋,特别是海面以下的部分,一直是人类无法完全掌控的地方,也给军事行动带来种种不便。因此,美国等国家早已开始进行海底预置武器的研究。比如,“浮沉载荷”计划,将武器发射平台潜伏在全球热点或敏感地区海域的底部,一旦需要,立即激活发射程序,无人机上升至海空,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

  张煌介绍,较之其他空间,深海海底具有更为安全的军事部署环境。在弹道导弹打击能力覆盖全球的时代,陆基军事设施的安全性和生存能力很难得到保障。然而,部署在海底的武器,在休眠状态不产生电磁波和声波,很难被探测。同时,天然的海水屏障可以消弭大多数武器的打击,核武器强大的毁伤力亦大打折扣。考虑到目前的技术水平,在突发热点地区部署无人机或传感器网络的诸多掣肘,深海预置部署的前景无疑是非常诱人的。

  “不过,将核弹作为海底预置武器在技术上面临诸多瓶颈。”张煌表示,首先是通信问题。深海具有异常复杂的水文地质环境,不同温度、不同密度的海水层相互混杂,不同族群的海底生物所产生的巨大噪音,导致深海通信的技术瓶颈始终难以突破,这给远程遥控引爆核弹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其次是泄漏问题。核弹弹头由具有强烈放射性的金属构成,在深海长期预置,可能会被海水腐蚀进而引发核泄漏与核污染,给海洋生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核武器的试验与应用,始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并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利益以及全球和区域和平与稳定。在核军控已取得全球共识的情况下,海啸武器由于使用核武器作为海底引爆装置,必然会招致一系列来自国际社会的外交和舆论压力,导致一系列连带的国际政治问题。海啸武器攻击虽然具有隐蔽性,但是,一旦国际原子能机构获取海底核爆炸的相关证据,就必然触及国际社会关于核裁军与全面禁止核武器条约的底线,刺激全球核军控机构的敏感神经,招致核爆核查等一系列问题,由此造成俄罗斯国际声誉和政治代价的损失,可能远远超过其军事上的收益。”张煌说。

  下一页【延伸阅读 组图:实拍大规模核爆炸震撼瞬间】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