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军事4月17日报道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王伟 环球时报记者 刘扬】朝鲜4月15日的太阳节大阅兵引发世界关注。相比往年的阅兵,此次阅兵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例如各个军兵种司令带队走正步接受检阅。而在装备方面,多型弹道导弹成为各国媒体议论的焦点。不过不少专家认为,其中的洲际弹道导弹恐怕只是概念模型。
士兵大将齐上阵
朝鲜阅兵中的“朝式正步”历来广受关注,而本次阅兵中徒步方阵中又有了新的看点。据韩联社16日报道,此次阅兵中各方阵首次由军种的司令官或军团长引领,与以往不同。在正式阅兵之前,由人民军总政治部、总参谋部、人民武力省所属将军和校官组成的方阵,簇拥金日成和金正日的画像经过广场。当天部队方阵的引领指挥官级别多样,从上尉到大将都有。海军司令、空军司令、第四军长等朝鲜高级将领直接带领部下走过金日成广场接受检阅。
阅兵式上,部分部队的装备也引人注目,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陆军将领金英德率领的特战方阵,所有人员脸上都抹上了浓厚的伪装油彩,头戴新型的复合材料头盔,还佩戴了黑色眼镜。其头盔上装有新型微光夜视镜,胸前一支仿制俄罗斯KA-74的改进型88式/98式短突击步枪,配备100发滚筒式弹鼓,另有一支手枪挂于胸前。还有网友通过高清照片发现一个特战队员的牙齿是重新镶过的,因此猜测可能是高强度训练所致。一名熟悉朝鲜军队的中国军事专家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朝鲜的特战队是精锐中的精锐,很多特种装备也是优先列装这些部队。日本《BEST TIME》15日援引日本专家的话称,朝鲜上百万兵力中有13万特种部队,真正恐怖的不是朝鲜核武,一旦半岛有事,朝鲜很可能会利用特种部队来打阵地战。
朝鲜导弹呈现“三大特点”?
此次大阅兵中,朝鲜的弹道导弹无疑是最大看点。韩国《中央日报》16日报道称,朝鲜阅兵在导弹实力方面展示出三大特点:第一是朝鲜已经做好“随时打击美国本土的准备”。特别是阅兵式最后登场的导弹前所未见,应该是新型洲际导弹。韩媒称,朝鲜此次展示的新型洲际导弹从外形上看,模仿了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导弹。韩军相关人士分析认为,从燃料性质和弹体长度等综合研判,朝鲜新洲际导弹的射程可能为1万-1.1万公里,可搭载1吨的核弹头。第二是朝鲜首次公开了能打击美太平洋舰队核心基地夏威夷的导弹。该导弹长18米,使用固体燃料冷发射,推测射程7000公里,夏威夷正好在其射程范围内。第三是朝鲜现有导弹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当天展示的“KN-8”导弹使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弹头部分外形也有所变化,进一步提升导弹飞行效能。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也重点关注了两种“洲际弹道导弹”。CNN的报道称,平壤首次展示了两种新的“洲际弹道导弹大小的发射筒”,并展示了潜射弹道导弹及其陆基版本。报道称,新型导弹使用发射筒意味着这些导弹可能会使用固体燃料。固体燃料的导弹可比液体燃料的导弹更快地部署以防卫星侦察。而大尺寸也意味着导弹可以有更远的射程。位于加州的詹姆斯·马丁防扩散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梅利莎·汉纳姆说,朝鲜首次公开了潜射弹道导弹KN-11(北极星-1)及其陆基版本KN-15(北极星-2)。她特别注意了KN-15的发射装置。汉纳姆说:“它使用履带式底盘,这意味着可以更容易地离开公路,也就是说更容易隐藏起来……履带式发射车是在朝鲜制造的,这意味着平壤可以不受他国制裁的影响。”
美国《星条旗报》报道称,首尔远东研究所朝鲜问题专家说,发射筒和卡车表明朝鲜正在开发“冷发射”技术。他说,这将使朝鲜能够防止其数量有限的可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车在发射期间遭到破坏,并使导弹发射后更难以被发现。
“洲际导弹”真实性遭疑
由于朝鲜展出的新型“洲际导弹”太过出人意料,因此真实性受到怀疑。CNN援引汉纳姆的话说,它们“可能都是设计概念”。而分析师安吉特·潘达在《外交学者》网站撰文称:“我们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如果有什么东西在内的话,因为朝鲜没有公开展示或测试过这种尺寸的导弹。”潘达写道:“平壤希望世界知道它正在积极研制至少两种固体燃料的筒射洲际弹道导弹。”CNN称,专家们表示对朝鲜的展示不要“反应过度”,“导弹出现在阅兵中并不一定意味着装备部队”。
一位中国军事专家表示,比“实弹还是模型”的争论更重要的是,这些导弹是不是达到了可装备部队的状态。理论上讲,在大城市进行阅兵,从安全角度讲,使用模型也未尝不可,所以模型弹未必不是装备部队的。这名专家判断,“北极星-2”之后的导弹,包括两种新型洲际弹道导弹都可能是模型,即便不是模型也距离实战部署有较大距离。“北极星-2”最多进行了两次试射,且至少有一次是不成功的。该弹还处于科研定型状态,不太可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来参加阅兵。至于两种“新型洲际弹道导弹”,该专家也倾向于认为只是概念模型,旨在在向世界宣示朝鲜在研制这两种导弹。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