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德尔·卡斯特罗11月25日去世,这位90岁的古巴老革命家离开人世时已经“无官一身轻”,他到2011年时卸光了身上的所有职务。他的去世对这个世界几无影响,但是菲德尔·卡斯特罗逝世成了全球舆论一时的大事件。
很多国家领导人向古巴发出唁电,大量政治人物声明或表态,媒体则发表评论,社交网站上众说纷纭。这可能是因为卡斯特罗是最后一位去世的20世纪革命年代的创业领袖,他带出的回忆和感慨都是海量级的。
对卡斯特罗的评价很多是高度正面的,但也有些可以用“诅咒”来形容的,还有一些表现了某种复杂性。美国在很长时间里视古巴为敌人,它对古巴的制裁和封锁长达半个世纪,但奥巴马总统发声明称“历史将对这名杰出人物做出记录和评价”,当选总统特朗普则发推文称卡斯特罗是“残暴独裁者”。
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的唁电和声明大多称赞卡斯特罗是“伟人”或“英雄”。在欧洲,法国总统奥朗德称卡斯特罗是“古巴革命希望与幻灭的化身”,“他体现了古巴人拒绝外国统治的骄傲”。
在中国社交网站上,人们的态度同样是分裂的。一些人对卡斯特罗的攻击和贬低可以归入这两天全球舆论场上最激烈的那一类。其中有人翻出古巴追随苏联那段时期中国报纸上抨击卡斯特罗的文章,支持自己的论点。还有人发造谣帖,编这位前古巴领导人“睡”过女人的惊人数字,夸张得一看就是假的。
不能不说,这些卡斯特罗的抨击者格局都挺低的,基本没什么历史感,在“吃瓜群众”中也属于没水平的。当然了,他们当中有一部分表现出意识形态狂热,对卡斯特罗完全以政治划界:既然他长期“反美”,就一定“不是好人”。
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不是在真空中发生的,它是20世纪世界革命浪潮的一部分。卡斯特罗对它的驾驭和调整未必精准到位,但他在美国的眼皮底下坚持了那么久。美国对古巴的打压饱受争议,而且一直没有达到目的。古巴和卡斯特罗都得到诸多同情,这些是评价卡斯特罗时无法回避的参照。
卡斯特罗是位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在整个拉美拥有广泛社会基础。他的国家太小,实现理想的途径会受到大的外力挤压,但很多人能看懂、领悟他的理想,并因此而肯定、推崇他。
古巴一直面对美国的强大威胁,但是卡斯特罗没有领导国家走极端军事化路线,古巴的有限资源被更多投入到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官员的腐败程度很低。古巴的这几十年决非一个GDP数字就能够充分反映的。
中国国内如今最意识形态化的不是官方,也不是“五毛”,而是一拨认准了西方那一套“什么都对”的人。在这拨人眼里,历史和现实都是黑白两色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之间永远都只有直线。关于世上的善恶和优劣,他们只听《纽约时报》的。他们的几乎每一句话都与国家的路线和主流态度顶着来。
对这拨人似乎没法做“思想工作”,中国社会看来需要适应围绕他们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化解他们导致的负面效应,确保国家在有他们作为力量之一的社会多元条件下的前进。
比如他们这样骂卡斯特罗,与西方最保守的力量无异。他们当中的少数人明知外交关系此一时彼一时,却要翻出老报纸上的文章当“段子”发到网上搞出一番热闹。但是说实话,这种杂音的真实影响力非常有限。对这样的杂音当然要控制,与此同时,保持社会一定程度上的承受力比想方设法彻底清除这种杂音,或许更加现实、可靠。
中国人民尊敬卡斯特罗,视古巴为好朋友,这既是大多数人的真实态度,也是整个社会的外交理性。中国的互联网舆论场同时存在不同的、甚至极端的声音,但那些声音除了反映这个时代的多元特色之外,大概并无任何其他实际意义。
下一页 [延伸阅读] 国际社会普遍赞誉卡斯特罗伟大功绩 俄媒:世界重大损失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