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时段严重拥堵,违章骑行比比皆是,停放需求难以满足……被誉为“自行车之都”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绝非“自行车天堂”。据报道,为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压力,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上首个设立“自行车市长”的城市。
将阿姆斯特丹称作“自行车之都”毫不夸张———这个有着110万人口的城市,其自行车保有量竟高达100万辆。每个工作日的清晨,处于不同学龄阶段的孩子们娴熟地骑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数十年来,这一绿色出行方式影响了两代人的成长。
然而,在“荷兰自行车手联盟”组织的评选活动中,阿姆斯特丹在“出行便捷度”、“骑行舒适度”两方面远远落后于海牙、艾恩德霍芬和阿尔默勒等其他荷兰城市。排除交通参与者法规意识薄弱的因素,硬件设施的不足是城市交通问题的又一诱因。谈及在阿姆斯特丹的骑行
感受,“拥堵”首当其冲。每到出行高峰,自行车大军在城市主干道的各个路口堵成一锅粥。中世纪遗留下来的狭窄街道,以及160多条纵横水道造就的1000多座大小桥梁,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
据英国《卫报》近日报道,过去20年间,当地居民的自行车使用率提高了40%。如今全市人口每天骑行的总里程达到200万公里,自行车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出行方式中占比高达68%。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姆斯特丹仅有11%的交通基础设施空间分配给了自行车,是汽车的四分之一。不仅如此,摩托车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动自行车给已经捉襟见肘的自行车道造成进一步挤压,同时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
与日趋完善的汽车停车场相比,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车停车位长期供不应求。在游客聚集地,临时停放的自行车布满路边的护栏,横七竖八,层层叠叠,占据人行通道的同时,也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美感。以中央火车站为例,尽管市政府在其地下及周边新增了4万个停车位,但实际缺口仍高达3万个。
将交通参与者的感受和需求传递给市政府和城市规划者,或许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最佳出路。于是,“骑行空间”组织萌生了选举一位“自行车市长”的想法。通过17轮视频自荐和一场市民投票,候选人的范围逐渐缩小。上月,由市政官员和自行车协会成员组成的陪审团推举在著名自行车生产商捷安特公司任职的安娜·鲁特纳出任阿姆斯特丹首任“自行车市长”。
虽然被冠以“市长”的美名,但鲁特纳并非市政官员,更没有直接行政权,而是受雇于非政府组织。她的工作是倾听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在政府、民间组织和民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同时,鲁特纳凭借自己在自行车领域的多年从业经验,为推广绿色出行及改善城市骑车环境出谋划策。
这样一位半官方的“市长”深受民众欢迎。上任一个月来,鲁特纳收到的建议可谓五花八门:有人提议在自行车道上增设顶篷,这样白领们也可以选择骑车出行,而无需担心雨水打湿衣服的狼狈;有人建议在游客聚集地增加标识,这样
不熟悉当地情况的游客也能很容易找到指定的停放点,避免景区被自行车包围的尴尬。
通过实地考察和聆听市民的意见,“自行车市长”已逐渐摸索到问题的症结。鲁特纳发现,市区的购物街往往是“骑车难”的“重灾区”,究其原因,是店主们认为顾客会开车光顾的观念根深蒂固,因而反对市政拓宽自行车道并禁止机动车通行。
在推广绿色出行方面,鲁特纳也有自己的发现:新居民短时间内难以融入阿姆斯特丹的单车文化,开私家车仍是他们出行的首选。此外,道路规划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将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的可能,比如在人口聚居的东北部,人们需要绕道数公里才能过河进入市中心———有人建议为骑车族挖一条隧道,但造价太高;还有人建议造一座桥,无奈港口管理者又站出来反对。
“我愿意倾听大家的意见,但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鲁特纳说,“不过交流是一切的前提,我希望人们带着问题来找我,市政厅欢迎大家的参与。”(陆纾文)
[责任编辑:尹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