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埃及首部宪法草案第一阶段公投于15日结束。第一阶段的公投在开罗、亚历山大、阿斯旺等10个省份展开。埃及媒体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近67%的投票者支持宪法草案,但反对派称,对宪法草案说“不”的占60%。负责宪法公投的埃及最高选举委员会16日宣布,正式结果将在第二阶段公投即22日投票后公布。据统计,埃及有投票资格的选民约为5100万,根据规定,如果半数以上投票者赞成,宪法草案将获通过。
15日的公投时间原定从早8时至晚7时,但由于投票者太多,埃及最高选举委员会先后两次延长投票时间,先延长到晚9时,后又决定延长到夜里11时。《环球时报》记者15日晚10点半还看到有不少人在排队投票。除了投票人数众多以外,投票时间延长还有一个原因:埃及人早上起得晚,所以在投票开始的几个小时内基本没什么人,到了下午投票者才不断增多,晚上则达到投票高潮。
埃及政府宣布15日为官方假日,同时宣布开罗地铁全部免费,以此为人们外出投票提供交通便利。中小学也纷纷放假,校园被临时征用为投票站。记者在马达利叶区的纳赛尔中学看到,等待投票的人排起了长队。学校四周有许多荷枪实弹的士兵负责安保,进入校门的入口也有士兵和警察把守,人们必须出示身份证才能进入投票站。选票不记名,只有“同意”和“反对”两种。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