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赢得选举后的第一个大动作是赴缅甸、泰国、柬埔寨访问,再次用行动向世界展示了美国要在亚太地区掌握领导权的决心。然而,越来越让奥巴马头痛的地区却依然是中东。
最近,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之间爆发了近年来最为激烈的交火。炸弹甚至袭击了特拉维夫和“圣城”耶路撒冷。以色列内阁批准以军征召7.5万名预备役军人,甚至有人猜测以军极有可能发动地面进攻,大有彻底消灭哈马斯的阵势。
美国一如既往地站到了以色列一边。但是,在此次巴以冲突的高峰阶段,奥巴马丝毫未受影响的东亚之行却似乎说明,今时不同往日,美国再不愿在中东投入过多注意力了。
据美国媒体报道,奥巴马进入白宫之初就要求幕僚作出评估:美国在哪个地区用力过多,又对哪个地方关注不够。他得到的答案分别是中东和亚洲。这对他的外交起到了决定性影响。在他的第一个任期中,美国高调宣布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在利比亚动荡之后几乎是百般不情愿地参与了空袭,并在卡扎菲死后减少了在利比亚的军事和情报力量部署,而这一减少被指责为4名美国驻利比亚外交官在恐怖袭击中丧生的原因之一。
奥巴马政府对于中东地区所采用的这种远程控制且保持距离的外交方式被分析人士称为“轻脚印”。其背景是美国民众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恢复经济的渴望,所以就国家战略而言,美国在中东反恐和打击伊斯兰极端势力只能让位于应对新兴大国的崛起。在过去4年里,“轻脚印”似乎奏效了。但是,班加西事件之后,奥巴马政府开始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
目前的问题是,即便奥巴马政府想更加积极地插手中东事务,他们或许也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
在中东这个历史久远、灾难深重的地方,根本不存在孤立的小岛。谁也没想到,一个青年在突尼斯的自焚居然引发了整个中东地区的大震荡。动荡之初,西方国家额手称庆,高度赞扬民主的力量。然而,随着事态发展,再也没有人能笑出来了。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在大选中的胜利可以说集中体现了穆斯林势力在这一地区的蓬勃发展。而叙利亚的乱局则让局势更加复杂。叙利亚被称为整个中东地区安全架构的基石,无论是人为划定的边界,还是与邻近国家千丝万缕的民族以及宗教联系,都让发生在这个地方的一切意义重大。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指出,自艾森豪威尔以来,无论是尼克松还是卡特,无论是克林顿还是小布什,几乎每个美国总统都会为了某个中东国家而头痛。而奥巴马最惨,他在第一个任期面对的是伊朗和阿富汗,而在第二个任期面对的将是动荡中的整个中东地区。
[ 责任编辑:吴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