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   正文

国际人士:日本“购岛”公然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2012年09月18日 09:24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岁月悠悠,上个世纪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过去60多年了。如何对待二战的战后安排,不仅关系到千千万万世界反法西斯战士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果实能否得到切实维护,而且关系到世界与地区当下的和平与稳定。

  最近,日本政府公然将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一些国际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的这一举动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

  日本此举的深层原因首先与近年来日本国内经济发展衰退有关。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吕晓波说,日本经济一直走下坡路让整个国家产生了很强的挫败感,其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也越来越强烈。

  人们注意到,日本经济自90年代以来经历了从高增长到低增长再到经济危机的过程,面临陷入衰退的威胁。

  其次,日本“购岛”事件与即将拉开的选战有关。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维克多·帕夫里亚坚科说,每当选举到来,领土问题往往成为日本政党谋求政治利益的工具。面对经济不景气和政局动荡的尴尬局面,一些政治团体选择在领土问题上展示强硬立场来拉选票。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曾蕙逸说,非常明显,日本是出于国内政治的考量挑起事端,这可以一直追溯到今年4月日本右翼代表人物石原慎太郎最初抛出“购岛”说。

  曾蕙逸说,虽然日本政治有被右翼逼迫的倾向,但首相野田佳彦也正是巧妙利用了这样一个情势,从中捞得政治利益。

  再次,战后美国在东亚扮演的角色不能被忽视。帕夫里亚坚科说,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的争端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解决,主要是跟战后美国所谓委托管理的历史纠葛有关。

  此外,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说,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可能藏有的丰富石油天然气资源也是导致日本“购岛”的因素之一。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日本“3·11”大地震后,不得不减少对核能的依赖,这意味着它必须大量增加对化石燃料的进口。因此,以侵占钓鱼岛为基础,从东海大陆架中攫取丰富的油气资源成为日本的重要目标。

  国际人士以一些重要国际文件为依据指出,日本的“购岛”举动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不满和蔑视,为国法所不容。

  ——二次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框架十分明确。1945年日本裕仁天皇代表日本接受的《波茨坦公告》,以及《波茨坦公告》规定的日本必须执行的《开罗宣言》,构成了亚太地区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框架。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布《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1945年7月,中、美、英发布《波茨坦公告》(同年8月苏联加入),其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之其他小岛。”

  ——作为战败国日本接受有关国际条约理所当然,不能随意曲解。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在《日本投降书》第一条及第六条中均宣示“承担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据此,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与台湾一并归还中国。

  “正如中国政府所强调,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秩序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明确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并归还其用武力夺取的领土。这些文件得到国际社会承认,日本也必须遵守《波茨坦公告》中的内容,不能凭借自我意愿对其随意解读,”帕夫里亚坚科说。

  ——日本否认中日之间存在钓鱼岛争端,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