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国际  >   正文

唐家璇析钓鱼岛争端:日本一些人捞取政治资本

2012年08月31日 08: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外交部今日在其官方网站刊登唐家璇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唐家璇指出,今年,中日关系中的一些新老问题相继升温,当前最突出的是钓鱼岛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少,究其源头,则是日本国内一些人和势力不愿看到中日关系顺利发展,企图利用钓鱼岛问题挑起两国民意对立,达到捞取个人政治资本、 破坏中日关系的目的。

  如下是讲话全文:

  维护大局 管控危机 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

  唐家璇

  (2012年8月29日)

  尊敬的丹羽宇一郎大使,

  尊敬的王伟光常务副院长,

  尊敬的武寅副院长,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下月的今天,我们将迎来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纪念日。在日本驻华使馆和国际交流基金会协助支持下,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中华日本学会、全国 日本经济学会作为中国有代表性的日本问题研究机构,联合举办此次研讨会,这是两国纪念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一场学术盛事。今天到会的中日双方学者中,有不 少我的老朋友,也有新朋友。借此机会,我谨对各位长期以来为促进中日学术交流、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所作的各种努力表示敬意,并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成功。

  邦交正常化40周年是中日关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年份。孔子说:“四十而不惑”。本次研讨会以“从历史走向未来”为主题,总结过去、立足当 前,展望未来,为使两国关系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甚合时宜,很有意义。承蒙主办方盛情邀请,我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谈谈对中日关系的 一些看法。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毗邻而居,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近代也经历了一段惨痛的历史。周恩来 总理说过:“两千年友好,五十年不幸”,这是对中日关系史最为形象的高度概括。在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今天,如果再补充一句话,似乎可以说:“四十年硕 果”。的确,过去的40年是中日关系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给两国人民带来实惠最多的40年,两国关系在各领域、各层次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

  政治上,双方签署发表了四个政治文件,确立了两国发展和平、友好、合作关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确立了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大方向。

  经济上,双边贸易额从10亿美元增加到3400多亿美元。中国成为日本最大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第二贸易对象国和最大外资来源国。

  人文交流方面,两国人员往来从1万人次增加到500多万人次,友好省县和城市多达250对。每天有近百个航班约1万8千人次往返于两国之间。

  必须指出的是,尽管40年中日关系成就显著,但发展历程绝非一帆风顺,经历过冷暖起伏,遭遇过严峻挑战。总体而言,中日关系始终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排除 障碍、化解挑战中发展前行。我们纪念邦交正常化40周年,就为了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得启迪,以利于今后中日关系更好地发展。我以为,中日关系40年不 平凡的发展历程反复揭示了几条道理,值得我们深刻记取:

  首先要悉心维护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日四个政治文件是双方在两国关系不同发 展阶段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共识,凝聚了两国几代领导人的心血和智慧,值得双方倍加珍惜和维护。其中提出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坚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通过协商和谈判解决争端等重要原则和精神,对两国关系发展富有长期和重要指导意义,需要双方以实际行动共同遵循。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两国 关系发展历程表明,只要双方坚持恪守有关原则精神,两国关系就能保持顺利发展;每当出现违背上述原则精神的行为,两国关系就会出现摩擦起伏。

  其次要牢牢把握和平、友好、合作的大方向。这也是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重要原点。中日是不能搬家的邻居,友好相处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中日走和平、友 好、合作之路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两国关系的永恒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和平友好的旗帜。

  第三 要顾全大局。中日间既有历史纠葛,又有现实矛盾,不少问题高度复杂敏感,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两国民意对立,严重冲击两国关系。这方面已有不少教训,需要认 真铭记。无论碰到多么复杂的问题,都应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寻求解决,时刻注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这不仅有利于问题本身的妥善处理,也有利于切实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