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奥运村的厕所一角。奥运还未开幕,一些“豆腐渣”设施便已告损坏。 宋方灿 摄
从斯特拉福特地铁站到奥林匹克公园,斯特拉福特商业城是必经之地。
奥运与金钱,一直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现代奥运从战火重燃伊始,就一直陷在经济的困扰中。直到1984年,美国以商人的头脑办了一届赚钱的奥运会,这才暂时告一段落。不过好景不长,希腊人勒紧裤腰带办了一届奥运,八年之后却将他们的国家送上了破产的边缘。有了前车之鉴,英国人这次跑步“钱”进,干脆钻到了钱眼儿里。
欧债危机让欧洲大陆哀鸿遍野,“丐帮”林立。一条浅浅海峡相隔的英国人,自然也难以独善其身。英国首相卡梅伦就坦言,2012年对英国来说将是“艰难的一年,考验的一年。”而英国官方机构则警告说,要克服系列经济负担,政府就必须进一步提高税收或削减开支,否则英国将在2060年破产。
虽然在举办第30届夏季奥运会,但英国人却是在经济“过冬”。度过难关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节流方面,英国人一个英镑掰两半用,生生从筹办伦敦奥运的93亿英镑预算款项中省下约5亿英镑的应急备用经费。不过,节流的效果是有限的,后果是危险的,英国无奈之下竟然拿内政部开刀,结果内政部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他们的回答很明确:罢工!他们决定在奥运会开幕前一天举行罢工,以抗议政府在私有化、降薪、裁员等方面的措施。
英国人省钱办奥运,还表现在奥运会场馆设施、提供服务等方面。记者看到,英国人表现出了少有的抠门儿,在一些本该提供免费用水的场馆,却只提供生冷的自来水。不少奥运的建筑也有“豆腐渣”工程的嫌疑,一些场馆,到奥运会开赛前才草草收工,建成的设施也有很多在比赛未曾开幕就损坏严重。每届大赛都向记者发放的媒体包,里面空空如也不说,媒体包本身也是采购的劣质产品,很快便告报废。
节流有限,英国人只能更多的开源,刀口指向了来伦敦参赛、观战的各国运动员和观众。伦敦奥运会预计将吸引一千万观众,其中有120万将来自英国以外。这些人自然是英国人首先要让其破财的对象。伦敦奥运会赞助商劳埃德银行开展的一项研究就显示,到2017年,伦敦奥运会将给英国经济带来165亿英镑的收益并帮助创造62200个就业机会。
外国人的到来,带动了伦敦乃至英国的房租、购物、交通等产业。外国人人生地不熟,英国房东漫天要价,为了一个好价钱甚至赶走已有的房客。商家也瞄准了来观看奥运的外国人,为了方便消费,英国甚至暂停《周日交易法案》,让店家随时随地地挣大钱。
更绝的是英国人将商机与奥运的结合。奥运村、奥林匹克公园所在的区域,已经被商业氛围所包围,可谓是商圈包围奥运。从斯特拉福德到斯特拉福德国际站,直至奥运村、奥林匹克公园,整个区域都被大型商城联系到了一起。在奥运开赛前的十个月,这里的Westfield斥资近30亿美元建设的斯特拉福德城拔地而起。在Westfield斯特拉福德城的简介中,第一句就是:这里是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大门。此言不虚。
你要去奥林匹克公园观看奥运比赛,必须经过错落有致连片的商厦,从地铁站走向奥林匹克公园,一抬头,首先发现的不是雄伟的主体育场,而是一个大大的“孔方兄”城市。75%的去奥林匹克公园的人,都会首先经过这座商城。这个大大的钱眼儿,诱惑你还未走向奥运,就已经囊中羞涩。试想,有谁能对250家商店,70家餐厅,以及24小时无间歇运营的赌场任何一个都无动于衷呢?
来英国观看奥运的外国人中,据英国媒体分析中国人能够占到五分之一,将近25万人。在商城里,中国人自然也是最受欢迎的群体,商城中央甚至特地打出了“欢迎来到伦敦”的中文巨型条幅。在英国人眼里,也许来自中国的,日本的,美国的游客都是“送财童子”。他们破财,英国才能不破产。
英国人的奥运商战,还有一条就是提高物价。这里的高物价让来访的记者乃至观众苦不堪言。一瓶矿泉水,可以卖到2英镑,相当于20元人民币。在这个没有美食的国家里,饮食费用也是高得惊人。要在奥运场馆内上网?容易办到,只要你交180英镑(约合1800元人民币),就可以享受一个月的上网服务。要知道,同样的价格,在中国足以让你用两年。这也难怪,一位印度记者从记者口中得知上网价格后惊呼:太贵了!
不过,物价的提高,也是柄双刃剑,导致了通货膨胀,也让老百姓生活的压力大大加重。在奥运会期间,不少英国的民众选择了出国躲避。对他们而言,也许奥运尽快结束,物价早早回落,才是最好的结局。
奥运会,对一些人是体育的盛会,对另一些人是捞一把的机会。还有三天,伦敦奥运就将开幕。目前似乎已经可以断言:伦敦也许不一定能办成最成功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但却肯定会是最会赚钱的奥运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