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30天后,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大幕即将拉开,整个英国已经进入了“奥运时间”。为此,城市中的每一件事都会或多或少地和奥运扯上关系,每个人开始用“显微镜”看待筹备中的每一次意外或者瑕疵。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疑问句:伦敦,你准备好了吗?
经济:无人意外的赔钱买卖
筹办伊始,伦敦奥运会的预算仅仅为24亿英镑,但这个数字在6年间不断递增,如今已经冲破了93亿,超过了原始预算的3倍。超过50%的英国民众认为,这笔开销将会使伦敦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最终影响到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即使如此庞大的开支,也是英国官方连续削减预算的结果。
在伦敦筹办奥运会的关键几年,恰恰是全球经济最不景气的一段时间,英国政府无力应付日益攀升的筹备预算,,组委会只好一点点缩水已制定好的计划:伦敦主体育场“伦敦碗”最终只留下了2/3的顶棚;“海浪”体育馆的翅膀型结构将被拆掉;在新建的14个比赛场馆中,有8个是临时场馆,在奥运会后将被拆除;奥运村公寓比预期减少了1000套,原定的4人间届时可能要挤进5个人。
除去场馆建设的资金压力,伦敦将在安保方面投入更多的金钱,仅在奥运会开幕期间,这个数字有可能将达到8000万英镑。尽管官方一再表示最终的奥运预算会维持在98亿英镑,可临近开幕的压力将暴露筹备工作中的更多问题。或许,2012年伦敦奥运会将成为一届“百亿运动会”。伦敦奥组委首席执行官保罗?代顿近日表示,伦敦奥运会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收支平衡,并没有指望从中赚钱。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高额的投入后并没有与之对应的收入预期。经济危机的压力让伦敦组委会不断瘦身,尽管如此,此次奥运会能否盈利仍是一个扑朔迷离的疑问。
伦敦奥运会将获得多少经济收益?
奥运会的主要经济收入,来自于电视转播权和广告的出售、赞助商的投入和门票销售。其中,可以估算的是,根据近几届奥运会发布的广告收入,伦敦奥运会所获得的回报有望超过30亿美元;来自赞助商的收入可能突破10亿美元;门票收入有望达到5亿美元,虽然这些数字都将创造记录,但要想填平预算仍是个难题。
英国政府正在不断努力,试图吸引更多的游客在2012年的夏天前往伦敦,通过奥运会做噱头刺激社会相关产业的收入,这是奥运会辐射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英国政府的如意算盘,是伦敦奥运会能够在未来几年内持续性地推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成这股浪潮延续3-5年。
面对全球媒体和经济学者有关经济形势严峻的质疑,伦敦奥组委仍旧信心满满。正如英国首相卡梅伦所说,“2012年之后,奥运会能留下一份厚重的遗产”。这是当然,因为根据经济学家们的分析,伦敦奥运会预计收入约81.38万英镑,相比预算仍有十亿左右的空洞。
门票: 乌龙事件频出 组委会难辞其咎
当伦敦奥运会的门票发售工作开始后,一系列的问题接踵而至。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便是票价太贵和分布不公。
英国当地的《每日电讯报》撰文,讲述了一名花费了725镑购买奥运田径比赛的英国人,最终得到的座位异常糟糕。让人费解的是,伦敦奥运会的门票销售系统无法在售票时提供所售门票的座位图,这也就意味着,无论花了多少钱,购票者要想坐到好位置上,只能祈祷运气帮忙。无独有偶,一名花费450镑购买奥运跳水比赛的观众,最终的座位距离跳板竟有40米,所坐的位置和花费185镑买的票位置差距不大。客观地说,这样的问题出现在奥运会赛场显得有点刺眼。就算不能肯定这样的问题是常态使然,但出现如此差错也不太应该。
早在1月份,购票系统就爆出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乌龙事件:花样游泳门票竟然卖多了,共计售出超过了一万张。奥组委最后不得不用其他赛事门票来换回这些票;伦敦奥组委的票务政策中并无对新生婴儿的优惠,导致未满周岁的婴儿进赛场也需要购买95英镑(约人民币1000元)的成人票,这在奥运会的历史上恐怕也是第一次。这无独有偶,负责门票销售的公司去年7月份就曾出错,当时有700名购票者被双倍扣费,导致网络彻底瘫痪,奥运门票官网被迫中止运行,和诚心买票的观众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相比于门票发售中的失误,最近出现的门票倒卖事件让人们对门票分配产生了怀疑。不仅有黄牛党前来捣乱,更有一些奥委会委员通过自己的途径私下卖票,被查处后遭被迫辞职。按照伦敦奥组委的规定,奥运门票禁止在民间私下买卖,应一律通过伦敦奥运会门票销售系统统一购买。但根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统计,已有近千张门票流入黑市,一些热门票价已被炒到票面价格的10倍。这些门票大都来自奥委会分派给各个国家的门票额度,如何管理这些流向海外的门票,是奥组委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为奥运会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伦敦奥运会的门票价格实在不菲。根据英国《卫报》的说法,2012年伦敦奥运会门票价格在20.12英镑至2012英镑之间,一些热门比赛的门票价格远远超过了北京奥运会,比如男子100米决赛门票的最高售价为750英镑。最高的票价出现在开幕式上,为每张2012英镑;其次为闭幕式的1500英镑。尽管组委会承诺了90%的门票将为低价票,但若想看重要的场次,观众还需要再掏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