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日本奥姆真理教骨干落网 专家称或难以对其轻判

时间:2012-06-04 15:11  来源:中国广播网

  菊地直子资料照/新华社发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曾经旅居日本或曾到日本旅游的人对三个名字很熟悉:平田信、高桥克也、菊池直子。这三人都是参与东京地铁沙林毒气案的奥姆真理教元凶,因此通缉的告示高悬在几乎所有的地方。

  今年的新年夜,平田信走进东京市千代田区一处警察局,结束逃亡生涯,警方随后将他逮捕。然而,高桥克也和菊池直子仍然在逃。

  今天,礼拜一,开始一周忙碌的日本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首相野田佳彦的身上,因为他要更换至少四名内阁成员。然而另一条新闻却抢了"野田"的风头:潜逃17年的菊池直子被捕。

  菊池直子现年40岁涉嫌与原奥姆真理教教主麻原彰晃合谋,于1995年3月20日,在东京地铁车厢内散布了剧毒的沙林毒气,造成11名乘客死亡,大约5500人重轻伤。

  6月3号上午,警方依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找到了菊池直子的住所,并在附近蹲守,当晚八点菊池下班回家,警方靠近她问到,你是菊池嫌疑犯吗?菊池当时轻声回答是的,警方随后把她移交给东京警察厅,在确认其指纹和有关供述后,以杀人嫌疑予以逮捕。

  菊池之所以逃亡17年,一是在较长时间内没有摆脱原奥姆真理教对她的洗脑,同时还曾经得到了他人的帮助找到了工作维持了生计,此次警方将与菊池一起居住六年的一名男子以庇护在逃犯的嫌疑逮捕。奥姆真理教另一名骨干平田信去年12月31日夜向警方自首,结束了近17年的逃亡生涯。警方随后将对菊池和另一名在逃犯高桥克也的悬赏金额从500万提高到1000万日元。

  至此奥姆真理教一案中就只剩一名在逃人员,就是现年54岁的高桥克也,警方认为菊池可能知道高桥克也的前所,目前正在对此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1995年3月20日上午7点50分,东京地铁内发生了一起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恐怖事件,震惊世界,造成12人死亡,约5500人中毒,1036人住院治疗。事发当天日本政府所在地及国会周围的地铁主干线被迫关闭,26个地铁站受影响,东京交通陷入一片混乱。这一事件给刚刚经历了阪神大地震的日本社会和公众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据日本警方调查,当时连续发生的包括地铁毒气案在内,10起杀人或杀人未遂案均由世界公认的邪教团体奥姆真理教所为,涉嫌这些案件的14人最终被以杀人罪起诉,其中2人被判死刑,4人被判无期徒刑。

  日本的经济高度发达,然而邪教却始终屡禁不止,它的破坏力更是不容小觑,沙林毒气杀人于无形,然而,它的毒害仅仅是身体上的吗?究竟是什么让日本总是深陷邪教的阴影中?

  在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看来,日本奥姆真理教盛行与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一些人失去了方向感、精神没有寄托有关:

  刘江永:邪教组织还有一些右翼教团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再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对宗教教团的管理有相应的法律,除了传统宗教,佛教、基督教、日本神道教、天主教等等以外,日本对一些新的宗教团体、新宗教,在法律上允许它的存在。

  正是因为政府在这方面的放松,使得"毒草横生",各种人为了不同的利益,一些人甚至为了敛财而成立了自己的新宗教:

  刘江永:因为宗教团体的不动产是不上税的,另外可以通过信徒敛财,所以它实际上成为一个打着宗教团体面目出现的经济活动。日本的一些信徒,有些是属于日本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萧条的时候,精神上也非常的郁闷,找不着寄托,所以新宗教给他们提供一些人生指南,使他们能够解脱痛苦,他们就容易上当受骗。

  按照刘江永的解释,日本邪教受欢迎除了政治环境的宽松,也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系。时至今日,回过头来,再重新审视今天的日本,经济高度发达,邪教还有生存的土壤吗?答案依然是肯定的。

  刘江永:在最近几年,虽然是老牌的自民党下去了,新上来的民主党也是一个保守政党,它执政几年来在民众当中支持率很低,所以日本当局处于动荡的状态,朝野得不到很高的支持率。这些打着新宗教名义出现的右翼教团开始为今后在政治上打开局面扩大信众。

  像石原慎太郎挑动一些极端的敏感的话题,煽动民主主义情绪把矛头指向国外,为下次大选赢得更多的选票打基础。日本民众的社会的心态处于迷茫。究竟日本将来怎么发展?很多人是处于困惑。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再加上经济不景气,一些打着新宗教名义出现的教团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受众的支持。

  目前,对菊池直子的审判还没有正式开始,但根据前期对落网的奥姆真理教嫌疑人的审判。业内专家判断,恐怕不会从轻发落,毕竟,毒气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多代人心灵的创伤。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