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普京明星效应减弱 未来执政更求平衡

时间:2012-05-08 09:09  来源:解放日报

  昨日,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宣誓就任俄罗斯新一任总统,开始其个人的第三个总统任期。此前一天,莫斯科众多民众参与了反对派“百万人大游行”并引发冲突。与普京前两任总统就职时相比,此次选举中的政治明星效应似乎逐步减弱。因此,俄罗斯近期在内政外交构想中的一些细微变化,不仅值得各方关注,更是判断未来走势的重要依据。

  其一,中央集权的相对弱化。普京于2004年对俄联邦地方政府领导人的产生和联邦议会下院国家杜马的选举原则进行改革,曾被视为近十年来最重要的政治体制变化。联邦主体行政长官的总统提名制和国家杜马议席参照政党得票率的原则,彻底打破了自苏联解体后建立的多层级体制,极大地削弱了地方自治空间。但是,今年4月25日俄杜马通过了“州长直选法案”,使候选人可通过各政党提名或自荐产生,由该州所有公民进行直接投票。5月2日,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法令取消了政党需要征集签名才能参加国家杜马、地方国家和自治机关选举的规定,还减少了总统候选人提名必需的签名数量。这一系列的举动正是官方对于增加选举民主性、中央向地方放权等政治诉求的回应,试图借此寻找权力集中和分散的平衡点。

  其二,外交布局的东西并举。从普京执政初期的主动融入西方体系,谋求以不对等的条件成为欧洲的建设性力量,到慕尼黑国际安全论坛上与美欧矛盾的公开爆发和俄格战争后的“冰点”,俄与西方的关系几经起伏。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西方世界的制度优势和吸引力正逐步减弱,俄与美欧间关于反导系统的结构性矛盾逐步成为“死结”。在此背景下,普京近期多次提及平衡外交的重要性,并在其下一阶段外交政策指导性文章——《俄罗斯与变化中的世界》中着重讲述亚太地区的重要性,把亚太合作位列于欧美因素之前,提出利用俄担任亚太经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和承办峰会的契机,借助于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快速发展,促进俄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的开发战略,主动融入亚太一体化和“新亚洲”进程,这实际上是为俄的“东进”构想寻求突破。

  其三,执政方针的稳中求变。近年来,得益于国际能源价格优势和金融危机中的自身调节,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就。普京任总理的四年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总额达到31%,职工月均工资上浮38%。与此同时,失业总人数却从480万增至500万,依附于能源贸易的经济结构并未得到明显改善,梅普组合也因此备受指责。此次竞选过程中,普京一改此前的造势做法,连续发表7篇涉及不同领域的署名文章,以较为实际的方式详细阐述执政纲领,其中强调不会在第三个任期将俄罗斯发展拖入停滞,承诺致力于稳定并引入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俄中间派选民对于变革的呼声和执政模式的审美疲劳。普京关于“不支持一味追求迅速变化的‘危险分子’,也不喜欢满足于现状的‘自满先生’”的论调,更加明确了平衡稳定和改革之间的互动关系将成为其下一阶段的首要任务。

  在内外大环境的驱动下,普京第三任期的焦点必须更为关注民众诉求。因此,将平衡理念植入改革构想和外交方针中,把对民主和自由的关切转变为客观推动力,争取在国家稳定的前提下推动渐进式改革成为俄政府主要的应对举措。但是,由于当前“二人体制”的核心尚未受到根本性动摇,改革意愿主要还取决于领导人的个人因素,其改革动力的持久性似乎略显不足,相关进程或呈现“拉锯式”的钟摆状况。(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助理)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