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缅甸真赢得了西方“热情”?

时间:2012-05-08 08:2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希拉里(左)与昂山素季(右)会面。(资料图片)

  据法新社6日报道称,缅甸民盟领导人昂山素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处于民主过渡时期的缅甸需要“长期的、充分的援助”。这似乎在提醒西方国家,“过渡时期引燃过多的热情”,这种热情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暂的。此话的背景是,近期西方国家密集地透露将放松对缅甸实施了20多年的制裁,态度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

  欧美纷纷示好

  美国首先对缅甸的变化作出回应。2011年底,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首次访问缅甸,成为50多年来访问缅甸的最高级别美方官员。

  4月4日,国务卿希拉里表示美国将恢复向缅甸派驻大使,允许缅甸部分官员入境,邀请缅甸高官访问美国;放松对缅甸的投资限制,并允许美国向缅甸出口金融服务。

  欧洲随后跟进。英国首相卡梅伦4月中旬访缅并表示支持中止制裁。欧洲议会4月23日通过决议,欧盟将暂缓对缅甸实施除武器禁运外的制裁措施,给予缅甸“欧盟市场特别准入许可”。此外,欧盟还将提供1.5亿欧元援助,用于缅甸的农业发展。

  上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结束了对缅甸的访问。经过协商,欧盟在仰光正式开设驻缅甸办事处,以期加强与缅甸政府的联系,推动缅甸继续进行改革。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