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前,从阿富汗这里的一个基地,我们的部队发起行动,击毙了奥萨马·本·拉登,现在我设定的击败基地组织并严防它卷土重来的目标已触手可及。”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1日晚黄金时段在阿富汗向全美发表的电视讲话中如是说。几个小时前,他刚刚乘坐“空军一号”在夜色的掩护下突访阿富汗。
这次秘密访问的时间恰逢美军击毙拉登一周年。有分析认为,奥巴马此时访问阿富汗,并选择通常只有在宣布重大决策或事件时才会进行的全国电视讲话,显然与今年的总统大选有关。
击毙拉登被视为奥巴马任内最重要的政绩。在美国2012年总统大选临近之际,奥巴马的团队显然不会放弃宣传这一政绩,因为唤醒美国民众这一“集体记忆”对他的连任大计而言至关重要。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奥巴马早已把拉登当成其谋求连任的“活棋子”。
首先,奥巴马让自己的副总统拜登和前总统克林顿等重磅人物出面,极力渲染他在击毙拉登过程中展现出的“反恐硬汉”形象和“运筹帷幄”的领袖气质。
其次,奥巴马本人及其内阁成员高频度地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披露击毙拉登细节。他和一众国安高官还罕见地开放战情室接受NBC的访问。此举不仅将吸引眼球,也能博得媒体对奥巴马的关注和好感。
再次,突出奥巴马“个人英雄”主义形象。奥巴马的助手一再强调,突袭拉登是奥巴马自己作出的决定,此举凸显了他果断、睿智的一面。《时代》周刊还披露,当时拜登和国防部部长盖茨等不少文武官员均反对突袭拉登住所的方式,但奥巴马不惜“赌上自己的总统生涯”决定放弃风险较低的轰炸其住所的方式,而选择那种风险较高但也更光荣的方式。
第四,奥巴马团队还发布竞选广告“抹黑”对手。在4月27日发布的一则竞选广告中,其竞选团队在极力渲染奥巴马击毙拉登的历史性功绩之外,也不忘讽刺罗姆尼若是总统根本办不到,因为他在2007年总统初选时曾说:“不值得上天入地、花费数十亿美元仅仅只是为了抓一个人。”
然而,最妙的一招棋当是今次奥巴马对阿富汗的突访。此举可谓一石多鸟妙招。其一,巧妙展示了奥巴马在国家安全和反恐战争方面取得的成果,即击毙拉登;同时也提醒人们,他才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和“终结者”。其二,宣布2014年撤军并慰问驻阿美军将赢得军人和反战人士的好感,其三,前线之旅与劳军之旅显然比言语上的吹捧更有效果,也使共和党在批评时更难下嘴。
更重要的是,由于奥巴马放弃了小布什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外交,实行多边主义外交策略,因此曾被共和党批评为软弱无能。而现在奥巴马不仅证明了自己战略的成功,也使嘲笑他像小羊羔一样软弱的观点再也站不住脚。
而在击毙拉登这一问题上,共和党人确实找不到奥巴马的破绽,罗姆尼本人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不得不对奥巴马击毙拉登表示祝贺,并澄清说自己要是当总统也会作出同样的决定。他的智囊也只能借口批评奥巴马将此事政治化,并试图分化国民,掩饰经济政策失利的事实。
然而,这样的批评略显无力,因为对于击毙一个导致近三千人死亡的头号公敌,怎么庆祝也不会显得矫情,去年5月1日白宫门前自发聚集的大批庆祝民众便证明了这一点。
何况,奥巴马此行的任务之一是签署标志阿富汗战争结束的美阿战略伙伴协议,而这有民意支持的基础。最近的民调显示,高达72%的美国人反对阿富汗战争。
显然,击毙拉登对奥巴马竞选连任有加分效果,但若就此断定他将赢得大选则言之过早。因为,决定总统大选的因素不仅仅是反恐和外交,还有内政,特别是经济因素。
一个例子是,当年老布什虽然取得海湾战争的胜利,但却在1992年的总统选举中被主打经济牌的克林顿击败。在眼下经济不振失业率高企的背景下,克林顿当年那句著名的竞选口号对于奥巴马而言仍有警示意义,那句口号就是:“笨蛋,问题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