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德媒称美“重返”亚太 中俄联手抗西方线路明确

时间:2012-04-28 11:11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同俄罗斯、中国在亚太形成两股力量,争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霸权。”德国《明镜》周刊27日将此称为亚洲的“冷战”先兆。类似这样的说法最近在国际媒体上并不少见。德国《柏林日报》说,在美国“重返”亚太后,中俄联手对抗西方的线路变得明确化。

  日本研究俄罗斯问题的学者相武胜彦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俄两国被贴上很多共同标签:金砖国家;上合组织成员;欧美国家“颜色革命”的对象;倡导多边主义,坚持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这些共同标签在中俄看来是合作的基础,却被西方解读为同仇敌忾对抗欧美的“新集团”。

  “俄罗斯-中国:从战略伙伴到地区同盟?”“俄罗斯之声”26日这样问道。报道援引俄地缘政治问题科学院专家西夫科夫的话说,的确,俄中结盟实际上可以覆盖整个欧亚大陆。从军事政治方面看,这样的同盟将坚不可摧。但更多观点认为,此种讨论为时尚早。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世界会继续出现地区性和全球性利益的同盟,并公然挑衅美国新保守派的简单划分。但在中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任何人都会怀疑北京-莫斯科轴心的持久性。英国前驻俄罗斯大使安德鲁·伍德对《环球时报》说,中俄不会最终演变成英美这样具有“特殊关系”的盟友,也无法让学者轻易可以划归另一个G2,因为两国在发展模式上有太多的不同,而且,中俄将双边关系定在“战略协作”上非常合适。因为这既增进彼此信任,也不会让邻国感到太多威胁。

  有观点认为,是美国的压力迫使中俄走近。对此,中国社科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研究员邢广程说,如果真是这样,那中俄两国关系就太脆弱了,就不是战略性而是策略性的了。他说,实际上,中俄在很多方面采取共同立场是因为,对于西方的很多不合理做法,只有中俄才有力量发出反对声音。

  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的文章评论说,从叙利亚到伊朗再到朝鲜,一些观察家将中俄关系称为“权宜婚姻”,另外一些则更愿将其视作“尴尬的伙伴关系”,更有甚者认为这是中国对俄罗斯的霸权。事实上,中俄关系耐人寻味,现正朝着两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方向而演化。文章说,中俄两国关系既不可能重归20世纪50年代的友好同盟,也不可能重陷上世纪60年代紧张的敌对状态,但其发展的未来,无疑将对亚洲和世界的地缘政治平衡产生影响。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