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发言人16日正式宣告15日发起了近10年来规模最大的袭击行动。但耐人寻味的是,阿富汗内政部当天却表示,制造这些袭击事件的是“哈卡尼匪邦”。
哈卡尼是阿富汗的大军阀,掌握着上万武装人员,长期与卡尔扎伊政府及驻阿联军对抗。北约认定,哈卡尼武装与“基地”组织关系密切,与愿意进行和谈的塔利班有很大区别。因此,去年5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遭美军突击队猎杀后,北约和喀布尔政权宁愿将阿富汗境内又发生的袭击事件都算在哈卡尼头上,同时同意与塔利班展开不同层级的谈判。
北约和阿富汗政府都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是,10年阿富汗战争之后,塔利班武装非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是越打越多,越打越强。大多数有组织的攻击行动均系塔利班武装所为。
面对强大的北约武装力量及其全力培植的阿富汗国民军与警察,塔利班武装为何能越打越强,甚至把北约都逼向了谈判桌?仔细分析,有两大原因。
其一,惯性的“春季攻势”让北约束手无策。
塔利班充分利用特殊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展开军事行动。阿富汗地处亚洲腹心地带,每年10月初到次年4月中旬草枯叶落,非常不利于塔利班武装惯用的隐蔽游击。每年一到这个季节,几乎所有的塔利班武装人员就会携家带口前往巴基斯坦的部族区或者巴西部首府奎达市休养生息,其他人则转移到阿富汗大城市蛰伏,等待来年春天草木复苏、山林茂密之后再集结开战。
相比之下,驻阿联军不可能离开阿富汗基地回国休整,无奈地被拖入长达10年的疲劳战。
正因为如此,有国际观察家认为,塔利班此次“春季攻势”预演事件可能再度升温巴基斯坦与美国的紧张关系。此前,美国一直指责巴基斯坦“反恐不力”甚至暗地里支持塔利班武装,致使阿富汗战局久悬未决。
其二,塔利班的民意支持基础远胜于卡尔扎伊政权。
塔利班两年前就在阿富汗全国34个省中建立了31个“影子省政府”。相比于腐败不堪、效率低下的卡尔扎伊地方政权,塔利班的“影子政权”甚至实际主导了一些民间的司法民生。
目前,塔利班在各地建立的“影子政府”大致由三级组成,自上而下的政令通畅有效。
位居权力最高端的是设在巴基斯坦西部首府奎达的“奎达委员会”,其主要成员由奥马尔直接领导的塔利班前政权高官组成。该委员会负责制定整体战略,任命“影子政权”各“省长”、“区长”和“军分区司令”等。“奎达委员会”之下有一个负责各省日常事务的“特别行政委员会”,具体负责当地行政事务处理。
处于第二层级的是分布各省的“影子省长”及“影子区长”。这些“省长”主要负责执行“奎达委员会”的各项指令,组建“区级政府”,协调全省的军事行动。“区长”听命于“省长”,直接指挥分区战地司令的军事行动。
“影子政府”的第三层级是分处全国各地的战地司令或前线司令。他们行政上隶属于“区长”,但往往直接听命于“省长”。
除层级分明,政令通畅外,塔利班“影子政府”的架构也有利于“自我修复”。
除少数骨干力量外,阿富汗塔利班武装人员大多是“拿起枪杆的当地农民”。其作战范围往往不超出本村乡土,熟悉作战地形,容易争取到当地民众的真正支持。而这正是北约驻阿联军和政府军警在阿富汗不少乡村寸步难行的根本原因。
面对塔利班越战越强、越打越大的局面,卡尔扎伊政权和北约先后无奈选择了与之谈判的道路。也是因为这一点,这次“春季攻势”爆发后,阿富汗政府马上指认袭击者是“哈卡尼武装”。如此自欺欺人,不过是要避免被政治对手指责“与敌谈判”的尴尬。(陈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