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巴西成功摆脱数次经济危机 走上经济振兴之路

时间:2012-04-17 10:0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每一次被推到悬崖边缘,巴西都能靠自己走上新的经济振兴之路。

  一首家喻户晓的桑巴歌词这样写道:“要演奏优美的桑巴,你需要一点点忧伤,否则就弹不出像样的桑巴。”巴西桑巴的这份忧伤既来自于数百年的殖民历史,也来自于贫富差距悬殊带来的尖锐的社会矛盾。

  巴西经济曾经因为过分依赖出口而在金融危机中遭到重创,一度高达2489%的通货膨胀率(1993年)几乎将巴西推向崩溃的边缘。然而这个亚马逊河流域的古老国度,最终依靠自己,涅重生。

  改变出口依赖扭转咖啡危机

  “巴西一下雨,你就买星巴克的股票”——巴西国内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巴西咖啡产量的丰收或者减产直接影响全球市场,股票市场中每一次因咖啡而上演的惊心动魄,都可以在这里的咖啡农场找到源头。20世纪初,巴西21个州就有17个出产咖啡,产量超过全球咖啡产量的50%。咖啡一度带给巴西经济极度的繁荣。

  然而就在此时,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让巴西经济瞬间陷入崩溃。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突然陷入抛售股票的狂潮。一天之内,股市崩盘,超过300亿美元的市值蒸发殆尽,一场空前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全球。这场危机导致美国终止从巴西进口咖啡,这一举措沉重地打压了咖啡的价格。巴西的咖啡种植者不得不烧掉成千上万吨咖啡以阻止咖啡价格进一步下跌。

  1930年,以“铁腕”著称的瓦加斯出任巴西总统。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危机,巴西启动“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模式。矿山、瀑布以及那些对国家经济十分重要的资产被逐步国有化,外国企业也在限定期限内转变为民族企业。就这样,来自咖啡业的危机催生了巴西民族工业的发展,整个国家从此踏上了工业化道路。

  巴西农牧业研究公司总裁佩德罗·佩雷拉说:“现在,咖啡占巴西出口的7%,数目尽管庞大但与以前相比已经减少了很多。走过百年盛世与危机,咖啡的历史积淀下来。”

  “雷亚尔”化解通胀危机

  上世纪80年代,经济衰退、高额外债成为拉美国家经济的特征。脆弱的巴西经济长期被通货膨胀所困扰。

  巴西卡多佐研究所员工安娜·佩西尼回忆:“每次去超市的时候,你都会看见很多贴价签的工作人员一直在贴价签,每个价签上的价格都不一样,因为商品的价格一直在变动。”

  1988年巴西的通货膨胀率是1038%,1993年已经达到2489%。这5年,巴西推出了三种货币,但最终全部宣告作废。人们在发薪日排起长队买东西,否则第二天物价就会上涨一倍以上。改变这个困局,巴西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

  1993年,巴西社会学家费尔南多·卡多佐出任财政部长。当年年底,又一套反通胀的新计划——“雷亚尔计划”在卡多佐的办公室诞生。1994年,该计划的最初几个步骤开始实施。

  “雷亚尔计划”的第一件事就是减少公共支出,增加财政收入,实现财政平衡,进而稳定货币币值。

  为此,在原有货币体制之外,计划引入“实际价值单位”(URV)的虚拟货币价格,即所有商品会标注两个价格,一个是URV价格,另一个是当时货币(CruzeiroNovo)的价格。后来人们发现,流通货币价格不断上升,而虚拟货币(URV)的价格却不变。稳定的虚拟货币价格稳定了市场情绪,改变了市场的计价习惯。人们开始更多地用URV来计算手头的价值,URV从而先从心理上取代了现行货币。1994年7月1日,巴西新货币“雷亚尔”顺势推出,URV成了真正的钞票。

  “雷亚尔计划”效果显著。1994年3月,通货膨胀率是45%;9月,物价只上升1%,人们对卡多佐的热度像热气球一样狂飙。1997年,巴西的通胀率下降到了4。3%。卡多佐因为“雷亚尔计划”而名声大震,1995—2002年连续担任巴西两任总统。大病初愈的巴西开始走上了新的发展之路。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