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埃及剧变后首次总统选举将举行 民主转型引关注

时间:2012-04-16 13:39  来源:解放军报

  埃及剧变发生后的首次总统选举候选人登记工作,已于日前结束。根据议程,选举委员会将于4月26日公布最终候选人名单,5月23至24日进行大选投票。埃及自1953年建国后一直实行“家长制”的威权统治,前总统穆巴拉克更是连续统治30多年,因此当前的民主转型引发各方高度关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埃及剧变后的民主转型能否帮助该国走出困境,实现繁荣昌盛?

  推翻不合理的旧制度与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制度,基本上是两回事儿。目前看,当初埃及人能万众一心推翻穆巴拉克统治,却未必能齐心协力建立一种值得称道的新制度。世界政治变革的诸多案例告诉我们,民主改革是一个有一定顺序的进程,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满足若干条件。而从当前情况看,埃及民主转型的前景并不十分乐观。

  首先,埃及经济仍处于不发达状态。埃及这些年经济增长速度看似很快,实则是一种依附性增长,“有增长无发展”特性明显。这次中东动荡后,埃及吸引的海外直接投资急剧减少,外汇储备趋于枯竭,政府财政捉襟见肘。

  其次,埃及的国族整合也没有真正完成。埃及独立建国历史较久,相对其他阿拉伯国家而言,埃及民众的国族整合程度算是最好的。但即便如此,埃及信仰基督教的科普特人与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之间,一直隔阂甚深,关系十分紧张。穆巴拉克倒台后,埃及已经出现了穆斯林焚烧科普特教堂、双方发生教派冲突的事件。一旦以宗教为主导意识形态的穆斯林兄弟会上台,其与科普特人间的教派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

  更重要的是,埃及的社会整合进程远远没有完成。埃及国内贫富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在埃及政治剧变前,该国近半数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在政局动荡中,这部分人的生活状况更趋恶化。

  在这种情况下,埃及的总统选举无论结果如何,都有可能出现类似泰国黄衫军与红衫军对峙那样的民主乱局,这实际就是民主选举释放出的对抗。

  事实上,对许多国家而言,由于面临着维护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等诸多重要议题,相对而言,民主转型并不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具体到埃及来说,导致穆巴拉克倒台的根源主要是失去民心。换句话说,埃及要想走向复兴,真正赢得民众支持,关键是增强政权的“人民属性”,而不是仅仅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民主选举这一程序性问题上。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自由参选看似公平竞赛,起点公平,实则无论是博取知名度还是提高影响力,都须臾离不开金钱的滋养。正是这种“潜规则”,将那些空有报国理念却无权无势的竞争者,在悄无声息中淘汰出局。类似美国这样发达国家的总统选举如此,一些发展中国家选举同样如此。埃及总统选举恐怕也难脱窠臼。尽管报名参加总统选举的人不少,但多数不过是“打酱油”而已,真正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几乎都是亿万富翁。这些人无论谁上台,都将本能地代表精英阶层的利益和看法,因而其内外政策都不太可能出现本质性的变化。

  4月9日,穆斯林兄弟会副主席沙特尔指责另一名参选人、前副总统苏莱曼试图“复制旧政权”“窃取革命果实”。有民众由此判断,如果穆斯林兄弟会上台,埃及会是另一番光景。但这种判断显然过于乐观。当初埃及经济走向衰败,乃至导致穆巴拉克被推翻,很大原因是因为埃及一直奉行新自由主义,甘于充当西方经济体系的边缘国家。但在这一关键问题上,沙特尔公开主张将奉行带有伊斯兰色彩的“自由市场经济”,这与被推翻的前政府几乎如出一辙。换言之,如果只更换政体,却不更换治国理念,当初带有历史正剧性质的埃及政治剧变,最终结局很可能是“只开花,不结果”。(田文林 作者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