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伊拉克战争9周年暴力不断 专家称伊安全局势堪忧

时间:2012-03-28 11:08  来源:南方日报

  3月20日,伊拉克多达13座城镇遭遇炸弹袭击或枪击,一共造成至少44人丧生,近200人受伤。这是伊拉克今年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天,几乎所有重要城市,包括首都巴格达、北部石油重镇基尔库克、南部什叶派圣地卡尔巴拉等都遇到了袭击。袭击的对象主要是政府机关,包括外交部、警察局,也有教堂和学校。伊拉克境内“基地”组织分支以及各种激进势力以恐怖袭击的方式提醒世界,伊拉克战争9周年到了。

  伊战给伊拉克留下了什么?根据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说法,这场战争最终要达成的目的包括:铲除萨达姆政权,帮助伊拉克人民建立一个民主政府;搜寻并销毁藏匿在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恐怖分子;结束制裁,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保护伊拉克的石油以及其他天然资源。而按照小布什的“大中东民主计划”,美国是要把伊拉克打造成一个中东地区的“民主样板国家”。现在回看这些目标,唯一值得美国炫耀的可能就是,推翻了一个敌对的“邪恶轴心”国,并从肉体上消灭了萨达姆,还建立了一个亲美的新政权。但是,这场战争却给伊拉克留下了动荡的种子。

  伊战之前,美国一直指责伊拉克藏匿包庇“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并将其与朝鲜、伊朗一起列入“邪恶轴心”国,这也是美国开战的理由之一。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后,随即解散了有着56年历史、执政35年、拥有100多万党员的伊拉克复兴党。但是,由于缺乏对入境人员的管理,大批“基地”组织恐怖分子趁乱混入伊拉克,频繁发动针对美军以及新政权的暴力袭击活动,致使伊拉克国内安全局势混乱不堪。去年12月18日,随着最后一批美军撤出,伊拉克本国的安全部队并没有足够的实力确保国家安全,这也直接导致了安全形势的急剧恶化。

  伊战之后,美国协助伊拉克建立了一个民选政府,并积极朝着“民主样板”的国家目标努力。但是,一个在“外来侵略者”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必然会遭遇与生俱来的“合法性”危机,而每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又都是通过权力斗争一点一点取得的,并通过自身“长时间的存在”巩固下来。这就注定了伊拉克国内各派势力之间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真正的互信与和解,种族、宗教、政党矛盾也是积重难返,安全死结或将越缠越紧,甚至比伊战之前更加复杂。

  按照美国政治学家梅登对暴力的分类,伊拉克国内至少集合了原生型、分裂型、革命型、问题型4种暴力类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注定了其国内暴力活动的频繁和难解。比较而言,由某一特定问题,比如失业,引发的“问题型暴力”是最容易化解的。但是,宗教上穆斯林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原生型暴力”、谋求独立的库尔德人的“分裂型暴力”、旨在推翻现政权的境内“基地”组织的“革命型暴力”则都普遍较难化解,尤其是对一个遭遇合法性危机的温和政府来说。

  如果单从安全角度评判,伊拉克现在的国内局势还不及萨达姆统治时期。而未来局势的发展关键还取决于现在的政府,看它能否提升自身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能否实现各派别势力之间的普遍和解,能否实现对恐怖分子的有效打击。但是,在一个缺乏民主政治文化的传统威权主义国家里,要建立一个各派别势力都认可的民主政府注定是漫长和艰难的,这从2010年大选中现任总理马利基“用枪换选票”的丑闻中可见一斑。相反,如果缺乏外部力量的支持,无法压服激进分子的温和派政权更有可能被一个极端主义者接管,那时伊拉克或将迎来又一个萨达姆式人物,重回“威权治下的稳定”。(丁建庭)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