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物似乎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发表演说来吸引投票者,多元竞选方式成为他们的选择。民众手中的选票已不再是轻易送出的人情,他们用切身的体验来衡量政治人物的成绩单,从而决定是否让这个人带领自己走向更好的前景。
普京的竞选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俄罗斯“英雄”获得了美女的青睐,而美女对他的“信任”是基于普京那句“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以及这种承诺带给老百姓的亲身感受。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赶了时髦,竞选影片把他塑造为做出“艰难”决定、带领受到创伤的美国摆脱危机的总统。
这部名为《我们走过的道路》的影片,旨在让奥巴马的支持者相信,他们应当在11月的选举中再次投他的票。不过法新社的评论者似乎断定,共和党人肯定会嘲笑说:这是奥巴马为掩盖其失败而做出的浮夸努力。
评价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能偏听偏信,更理性的态度是“听其言,观其行”,回顾一下“走过的道路”可以一探究竟。
“变革”口号的承诺似乎并没有兑现,政府公布了一系列利好的经济数据,“占领华尔街”的参加者却认为,最近那些乐观的经济数据“都是奥巴马政府的谎话”,用虚假的数据欺骗民众。
小布什在伊拉克欠下的一屁股债还没有还清,奥巴马政府又把重心转向了亚太,在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地合纵连横。
当初奥巴马上台时向伊斯兰世界伸出的橄榄枝已然枯萎。有些人依旧站在所谓“普世价值”的角度,痛斥伊朗这个国家的偏执、疯狂、非理性,但这几天看了一篇札记,才感到那些痛斥是意气多于实际。听谁说的?谁眼见过?那位作者发问。
同样受歪曲的还有叙利亚、利比亚和其他一些中东国家,曾经受蛊惑的人们开始反思曾经走上街头的意义,无家可归、断壁残垣只会给自己的国家和个体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
前天看一则新闻,说到发展中国家应该警惕美欧国家印钞消债的叵测居心,而始作俑者,就是美利坚合众国。奥巴马的贡献就在于促成国会推高了债务上限,可以随心所欲地启动印钞机。
曾经被称为“历史终结”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政客的领导下开始遭到普遍怀疑,一大批反思文章开始占据各大报纸的主要位置。这少不了奥巴马的功绩。
美国总统结束任职后,往往会建设自己的总统图书馆,里面收藏的大多数是任期内签订的文件、资料。奥巴马的竞选影片肯定要被收藏,让后来者看到奥巴马沉思的镜头,虽然这种思考并没有带来好的效果。(杨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