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来自日本东北等地的演出团体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进行太鼓表演。雄壮的鼓声响彻联大会场,悼念东日本大地震遇难者并向国际社会表示感谢。
去年3月11日,发生在日本东北部地区的一场大地震、大海啸以及随后引发的核泄漏危机,把日本的经济推向了谷底。2012年,日本称之为“重生元年”,对日本的经济来说,唯一的主题就是灾后复兴。
经济复苏但不乐观
《日经新闻》3月5日刊登名为《震后一年日本经济不断恢复》的头条文章,称去年3月震后,供应链中断,核事故造成电力供应紧张,日元空前升值使日本的出口环境恶化,而今日元升值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股市在暴跌后不断上涨,经济正在不断恢复。
日本三大银行之一的瑞穗实业银行与其金融集团综合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12年日本经济与金融展望》认为,2011年底以来,大型百货、超市公司的销售额都不错。政府推出环保车型购车补贴也将推高汽车销量。与此同时,灾后重建与复兴导致的公共投资增加将成为日本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标普3月6日称,日本经济可能增长2%左右。不过这份报告也给自己留下了余地,若日本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中期跌破1.2%,则不排除调降日本主权信用评级的可能。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古川元久把日本经济的好转归结于2月份的量化宽松举措,并暗示在3月12日至13日决定是否继续扩大规模。2月14日,日本央行在一如既往维持低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意外扩大资产购买规模10万亿至65万亿日元。
灾后重建依然缓慢
前日本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把阪神地震和“3·11”地震的重建速度作了对比,并把后者比做“慢如蜗牛”:截至目前,去年大地震造成的废墟只被清理了5%。在灾区临时废墟站里,残余建筑材料、家用电器和家具堆积如山。
日本《读卖新闻》2月25日至26日开展了一项关于灾区重建的全国舆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72%的民众认为,受到大地震和海啸冲击的东北灾区的重建工作没有取得进展。
同样是《读卖新闻》发布的《2012年就职白皮书》显示,准备4月份进入职场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有六成的人认为“3·11大地震”对他们的就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重建工作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一是源于对放射性污染的恐惧,二是因为没钱。
专家分析,灾后重建约需100兆日元,而日本一年的GDP大约500兆日元,也就是说重建的成本是一年GDP的20%。但现在无论从政府还是企业来讲,突出的问题都是缺钱。
日本政府的风险
为了解决灾后复兴所需的资金缺口,日本政府在节约开支方面实施了诸多措施,继2月23日众议院通过国家公务员降薪法案后,削减议员年费又被列入了议事日程。而下一步,就是提出所谓的消费税增税相关法案,预计在3月底。
调查显示,近半数的民众反对此法通过,而野田佳彦首相非常强硬,在4日的一档电视节目中曾暗示为通过税法不惜解散众议院。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法案通不过,有可能会重蹈政局的乱相,这对重建以及经济的恢复非常不利。
另外,日本经济财政大臣的量化宽松暗示,也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日本政府已经负债累累。刚刚公布的日本预算案,49%是靠通过发债来筹集财政资金,这几乎临近不可持续的边缘。
还有人士指出,福岛核事故之后,许多核电站停运造成电力供应紧张。核能占日本总能源消费量的三成,全部核电站如停运,将加速企业外迁海外,加剧日本国内产业的空心化,这对已受重创的日本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记者 杨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