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奥巴马欲提振美国制造业 政治考量多于现实意义

时间:2012-02-28 10:55  来源:人民日报

2011年9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商会大楼前悬挂的“工作”标语。新华社

  2012年1月,工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一处工地施工。新华社

  在失业率居高不下、债务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美国朝野将增加就业的希望寄托在振兴制造业上。但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主席杰伊·蒂蒙斯指出,美国制造业的复兴,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夸夸其谈。奥巴马政府在现阶段大谈制造业复兴,不乏选举和就业率等政治考量。

  再工业化,越说越兴奋,越做越为难

  在总统大选年,面对仍高达8%以上的失业率,美国朝野纷纷把增加就业的希望寄托在振兴制造业上。但是,制造业复兴实在是言易行难。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主席杰伊·蒂蒙斯说,美国制造成本仍然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高出20%以上。“这一成本的差距不是美国的竞争对手造成的,而是华盛顿的错误政策自我导致的。”蒂蒙斯指出,美国制造业的复兴,需要的是行动,而不是夸夸其谈。应该说,奥巴马政府在现阶段大谈制造业复兴,不乏选举和就业率等政治考量。但长远看,制造业复兴是美国“经济再平衡”的必要举措,美国朝野和经济界对此已有较多共识。

  出身家具世家的科克伦迫于竞争压力,当年毅然变卖家产,到中国当家具顾问。一年半前,他回到家乡,重新投资办厂。

  美国制造业是否已经走在复兴道路上了?在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美国舆论看来,布鲁斯·科克伦家族的经历是美国制造业复兴的完美案例。

  科克伦家族前后有五代人经营家具生意。早在1930年代,科克伦家族就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林肯顿开办了家具厂,制造桌、椅等,1936年该厂雇佣25名工人,到1982年最鼎盛时期,林肯顿家具厂有工人1千多名。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工厂生意每况愈下。1996年布鲁斯·科克伦变卖了工厂,他本人到中国为家具公司当顾问。然而,大约一年半前,科克伦回到了家乡,在他的家族曾使用过的仓库里,他的林肯顿家具厂重新开张了。他投资了五百万美元,雇佣130名工人,制造实木家具。今年1月底,第一批家具出厂。

  “为什么要重新办厂,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不是比中国高很多吗?”科克伦解释说,中国就业率很高,企业招工成了很大问题。中国工资成本快速上升,而且货物运输成本高、时间长。科克伦觉得“在美国制造家具已经能够与中国进行竞争”。

  近来,科克伦成了红人。今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副总统拜登在白宫召开一次主题为“内包”的论坛,科克伦和福特、杜邦、奥的斯电梯、英特尔、西门子美国公司等企业巨头的负责人一同获邀参加。1月24日奥巴马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时,白宫特意邀请他作为特殊客人和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一起坐在贵宾包厢内聆听演讲。“科克伦重新开办林肯顿家具厂、把制造业工作机会带回一个被外包严重冲击的地区的成功故事,表明美国人能够克服他们面对的挑战。”对于科克伦受到的礼遇,白宫官员如此解释。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在多种因素带动下,美国制造业切实正在复苏。不过,这种复苏是衰退过后的一次反弹,还是长期结构性改进的一个迹象,目前看来仍是个迷局。

  美国商务部表示,过去两年美国制造业开始出现积极发展势头,制造业就业岗位增加了40万,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制造业部门首次出现持续性就业增长。

  近期,美国制造业趋于活跃,正进入上升期。一些跨国企业宣布扩大在美国的投资,包括福特、卡特彼勒、通用电气以及奥的斯电梯等,这提振了人们对美国制造业的信心。“美国制造业正处于拐点。”信用评级机构穆迪下属的经济分析部门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表示,制造业就业人数下滑之势已延续了几十年。如今,制造业就业形势开始变得越来越好。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