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40年,2012年2月12日 《华盛顿邮报》回顾“尼克松访华”:“本月是一次意外事件40周年的日子,这次事件甚至催生了一个已经进入我们政治词典的短语——‘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8日离开中国前,尼克松在欢送他的宴会上说:‘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这体现了一点尼克松的虚荣心,但他说的确实没错。”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包括《华盛顿邮报》记者在内的随行美国记者们是如何报道尼克松访华期间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如何阐述其意义,如何看待中美关系,又是如何描述初见的中国?
访华前夕报道:《纽约时报》上毛笔字“尼克松在中国”
40年前的2月21日,尼克松抵达北京。抵京前一天,《纽约时报》刊载随行记者麦克斯·弗兰克尔的报道:《历史性之旅:一位不可思议的客人》。报道的首句是:“尚在飞行途中的总统一行,兴致比飞行高度还要高。”
麦克斯所指的“总统一行”,应也包括他本人。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简称NBC)的随行记者芭芭拉·沃尔特斯在回忆录中所说——“尼克松总统说过,中国之旅意义不亚于登月。NBC竟然选中我去,简直是个奇迹。因为各大电视台都派出了最资深的明星记者。平面媒体记者的名单也很吓人,个个如雷贯耳。”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里,尚未包括麦克斯。正是凭借尼克松访华系列报道,麦克斯才真正成名——他获得了次年的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