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美国与伊朗
那些年,那些恩怨……
虽然伊朗如今是美国眼中的“邪恶轴心”。然而,从艾森豪威尔到卡特,美国总统都曾把伊朗视作美国的亲密朋友。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发生后,美国马上开始制裁伊朗,持续了30年。
曾经有蜜月期
自诩“民主卫士”的美国曾经长期鼎力支持巴列维王朝。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与英国结盟并得到美国援助的苏联,将伊朗视为保障侧翼安全和接受外援的重要通道。于是,苏英同时出兵,分别占领了伊朗北部和南部地区。亲德的老巴列维被迫传位于儿子礼萨·巴列维,出国流亡。
二战后,巴列维开始同苏联敌对。在巴列维眼中,财大气粗的美国才能支持他维持王权统治。二战期间,伊朗是美、英向苏联运送物资的重要战略通道,美国就趁机以修建道路、港口为名,派出工程部队和专家入伊。
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期间,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都礼貌地拜会了年轻的巴列维国王,罗斯福最受欢迎。于是,巴列维决定向美国请求经济援助,并聘请美国顾问管理财政。
二战后,由美国提供武器援助,巴列维“御驾亲征”,击溃了苏联支持的北方政权,并于1947年初完成了对全国的控制。在世界范围出现“冷战”的形势下,伊朗完全站在以美国为首的一边,直至1979年巴列维垮台前,伊朗一直是白宫的“铁杆”盟友。
从密友到敌人
1979年霍梅尼振臂一呼,王朝在繁荣极盛时崩溃。
伊朗新政权建立后,采取了“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的政策,清除西方影响成为其加强自身信仰的一部分。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支持下,伊朗学生占领美驻伊朗大使馆,扣留52名使馆人员作为人质,强迫美国政府引渡流亡的巴列维国王。人质事件发生后,美伊1980年4月断交。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美国态度微妙:当伊朗招架困难时,里根政府曾秘密允许通过第三方间接向伊朗军队输入美制武器的零配件,为此,还闹出“伊朗门”丑闻。进入1987年后,伊拉克支撑战争已感吃力,美国又出动海军到波斯湾暗中支持萨达姆一方。伊朗政府两面受敌,不得不同意停战。
2001年“9·11”后,美国对伊政策日趋强硬。布什政府把伊朗列入“邪恶轴心”。在全球能源紧张加剧的情况下,伊朗与美国战略利益的矛盾更加深化。(赵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