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分析称欧洲政要访华应讲对等 要多考虑中国需求

时间:2012-02-02 10:36  来源:光明日报

  龙年春节刚过,德国总理默克尔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据了解,欧盟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和欧洲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也将联袂访华,出席去年被推迟的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国内外媒体在猜测和分析欧洲领导人接踵访华的目的。有分析人士认为,作为龙年首批访华的西方政要们显然不会流于一般性的“客套拜年”,他们的公文包中一定有向中方提出要求的长长清单。

  的确,当前欧洲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的支持。过去一年,欧洲饱受主权债务危机的折腾。近来,随着一系列措施出台,欧债形势出现了动荡中趋稳的迹象,但问题远未得到根本解决。今年上半年,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将迎来偿债高峰,融资压力较大。不久前,法国、奥地利相继失去了3A主权信用评级。欧洲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复苏和充分就业,更是任重而道远。

  陷入阶段性窘境的欧洲将目光投向中国,一点也不奇怪。在刚刚闭幕的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上,有一场讨论的主题是“让中国的亿万财富发挥作用”,包括默克尔在内的欧洲领导人参加了这次会议。欧洲媒体称,中国如果承诺继续购买欧洲债券,将给欧元区提供一条“重要的生命线”。欧洲还希望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帮助欧洲创造就业,振兴经济。

  实际上,在欧洲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一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对欧洲最大的帮助是政治上的支持。当一些国家和国际机构齐声“唱衰”欧洲时,中国没有跟风,而是“孤独地”坚持传递对欧元和欧洲一体化的信心。对欧洲来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中国对欧洲的支持并没有停留在口头上。2011年,中欧贸易额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欧盟继续保持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并且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根据欧盟统计数据,去年前三个季度,欧盟对华出口增速领先于欧盟总出口近7个百分点。有报道说,中国通过并购等方式,对欧洲的投资明显增加。

  中国支持欧洲既是中欧全面战略伙伴的应有之义,也是出于中国传统的为人和友邦之道。中国人最看重“患难见真情”,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理所应当。中国遭受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欧洲许多国家在第一时间向中国提供了急需的帮助。欧盟尽快走出危机,也有利于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我们希望中欧之间继续秉承和发扬互利合作的精神。

  欧洲领导人此次来华,不应简单地向中方提出要求清单,也要多想想中国有什么需要,欧洲可以为中国提供什么支持,可以为中欧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做些什么?相对于欧洲向中国提出的“经济”要求,中国对欧洲的希望更多是政治上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欧盟迄今还维持着具有强烈冷战色彩的对华武器禁运。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欧盟却迟迟不愿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一方面欢迎中国增加对欧投资,另一方面却听任舆论将中国投资“政治化”,“中国经济威胁论”在欧盟内部仍颇有市场。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有人主张将这些问题与支持欧洲相挂钩,但这并非中国的主流声音,也很少有人期待这些问题能够很快得到解决。但中欧关系的持续发展需要得到双方民众包括中国广大民众的支持。欧洲领导人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向中国民众说明欧盟的政策。

  归根到底,欧盟究竟想在中国民众中树立一个什么形象?是有求于人却不平等待人的欧盟?还是致力于同中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欧盟?希望欧洲领导人能设身处地地自我反省,三思而后行,给出一个睿智且具有远见卓识的答案。(欧阳实)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