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巴基斯坦总理在法院为总统辩护

时间:2012-01-20 10:35  来源:国际在线

  巴基斯坦总理在最高法院为总统辩护

  巴政坛走向引人关注

  19号,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出席了该国最高法院的听证会。此前,因为拒绝接受追查总统扎尔达里和其他官员的腐败案,吉拉尼受到的藐视法庭罪的指控,并被法庭传唤。19号,吉拉尼否认了上述指控。随后,法庭宣布延期到2月1号继续开庭。最终吉拉尼将面临怎样的审判?吉拉尼的审判结果又将对总统扎尔达里的去留以及巴基斯坦政坛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本网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巴基斯坦记者孙伶俐。

  主持人:请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吉拉尼19号出庭的情况好吗?

  记者:19号当天,在严格的安保措施下,吉拉尼出席了听证会,对7名法官做了将近10分钟的发言。他说,因为没有重启针对总统扎尔达里的案件,就指控他藐视法庭是不应该的。他说,根据宪法第18修正案,总统享有豁免权。他说总统是由三分之二多数选民选出的,不可能交给外国法庭审判。他已经同友人和专家商谈过,大家都认为总统应当享有完全的豁免权。吉拉尼的律师阿赫桑则表示,总理已经按要求出席了听证会。针对总统扎尔达里的案件,一旦他不担任总统,就可以重新启动调查工作。最高法院最后宣布,将对吉拉尼蔑视法庭的庭审推迟至2月1号进行,届时吉拉尼可以不再出庭。 当天,部分内阁成员和联合执政党派领导人都出席了听证会。从19号的出庭情况看,舆论对于总理吉拉尼是比较有利的。

  主持人:此前,有分析认为,尽管吉拉尼面临指控,但最高法院的真正目标是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看起来,总理是受了总统案件的牵连,那么你能不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总统扎尔达里涉嫌的案件到底是怎么回事?法庭一旦确认了吉拉尼藐视法庭的罪名,他将面临怎样的后果?

  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扎尔达里就曾面临多项腐败指控,包括扎尔达里和妻子、前总理贝布托涉嫌接受一些瑞士公司的贿赂,并在瑞士开设账户,“漂白”大约1200万美元的贿赂款项。2003年,瑞士法庭缺席审判了扎尔达里夫妇。2007年10月,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颁布特赦法案,取消了对当时还在流亡的扎尔达里夫妇的指控,扎尔达里夫妇因此得以回国。但贝·布托返回巴基斯坦不久后就遇刺身亡,扎尔达里2008年带领巴基斯坦人民党赢得议会选举,后来又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应巴政府的要求,瑞士方面于是中止了对扎尔达里腐败案件的调查。但在2009年12月,巴最高法院认定穆沙拉夫颁布的特赦令违反宪法。之后,法院方面多次要求重启对扎尔达里所涉案件的调查。最高法院日前要求以吉拉尼为首的政府向瑞士方面发函,重启对扎尔达里的腐败案调查。但巴政府以扎尔达里享有豁免权为由,拒绝了这一要求。

  今年1月16号,巴最高法院发出通告,指责吉拉尼藐视法庭,并要求他在本月19号亲自出庭做出解释。通告甚至威胁说吉拉尼有可能会被起诉、监禁和禁止从事公职。而一旦藐视法庭的罪名成立,吉拉尼将可能被剥夺议员资格,并被迫辞去总理职务,判处最长6个月监禁。

  主持人:我们看到有分析说,实际上,最高法院的背后是巴基斯坦军方。最近,巴军方和总统、政府的关系因为“备忘录门”事件持续紧张。在这种背景下,对吉拉尼的庭审对巴基斯坦政局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记者:目前的巴基斯坦政坛非常复杂。由于备忘录门的曝光,总统扎尔达里和总理吉拉尼正面临军方强大的压力,最高法院已宣布着手调查备忘录门事件,而日前吉拉尼指责多名高级军官违法、并解除了国防秘书罗德尼的职务,使得巴政府与军方的矛盾更加激化。巴军方回应称,吉拉尼对军方的批评将导致“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就在政府和军方关系紧张的节骨眼上,最高法庭要求总理出庭就总统贪腐处理做出解释,就相当敏感。巴政府如今面临多种挑战,民意支持率也在下降,他们或许会坚持强硬的对抗立场。吉拉尼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要牺牲自己来保住总统和政府。这时候,由于军方发动政变上台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法院的倾向性对于政府去留的影响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这也是为什么吉拉尼按照法院的要求选择出庭的主要原因,在军方的压力下,政府急需得到法院的支持。19号当天,在最高法院外,支持和反对总统扎尔达里的人分别高呼口号,显示出政治和舆论斗争的错综复杂。自从1947年巴基斯坦独立以来,没有一届民选政府度过了完整的5年任期,政府要么被军事政变推翻,要么被迫提前举行选举。目前也有人认为,不排除吉拉尼最后被迫下台,巴基斯坦提前举行大选的可能。

  主持人:巴基斯坦政府最终将走向何方,我们也将为您持续关注。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