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野田此访,国内媒体报道中几乎都强调其特殊背景,即野田是日本民主党上台后首位正式访华的首相,也是两年多来第一位访华的日本首相。所以不少媒体将其称为今年中日关系的压轴戏、收官作,也将其视为明年中日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推动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预热之行、开局之旅。
12月25-26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对中国了进行正式访问,先后与中国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最高领导层见面会谈。这次访问该如何评价,对中日关系影响如何,是学界和媒体议论的焦点。
对于野田此访,国内媒体报道中几乎都强调其特殊背景,即野田是日本民主党上台后首位正式访华的首相,也是两年多来第一位访华的日本首相。所以不少媒体将其称为今年中日关系的压轴戏、收官作,也将其视为明年中日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为契机推动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预热之行、开局之旅。
不过,人们或许还未注意到野田访华还有如下背景和事实:
其一,此访虽然在时间上跨了两天,实际上持续不到30个小时,是名符其实的旋风式访问,但这种旋风式访问无疑事出有因:日本国内国会预算的议会争夺战即将拉开帷幕,野田完全是忙里偷闲突击出访;包括福岛核电站后续处理等难题在内的震后重建任务堆积如山。
其二,野田离开北京后,下一站将赴印度访问。他忙里偷闲突击访问中印,足见其对日本与这两个金砖国家关系的战略重视,但他在印度如何对待中国,或曰如何对待在外交战略上如何对待中印,无疑是值得观察的看点。同时,人们还应注意到,野田原本计划明年1月对其盟国美国进行正式访问,但日前盛传由于奥巴马忙于应付大选,加之对日本政局不确定性的认识,这一访问可能暂停。
其三,此访虽是民主党上台后(鸠山由纪夫和菅直人任内均为访华),以及两年多来日本首相首次访华(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09年4月来自自民党的麻生太郎访华),但中日高层的互动沟通其实并未停滞:2008年5月胡锦涛访日,同年7月赴日本参加洞爷湖G8峰会,2010年11月赴日本参加APEC横滨峰会,2010年5月和2011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一年时间里两次正式访问日本,后一次更是深入“3·11”大地震后的灾区嘘寒问暖,中日领导人还在其他多边外交场合不时见面晤谈。况且菅直人任内同样没有实现对美国的访问,鸠山由纪夫虽然匆匆访美,但被日本国内媒体和舆论普遍视为“成果寥寥”甚或“碰一鼻子灰”。
其四,自2010年9月因为钓鱼岛渔船船长被扣风波导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以来,两国之间虽然都在努力转圜和修复,如领导人在国际多边场合会谈,温家宝访日并走访地震灾区等,但中日关系的僵滞态势仍未彻底打破,离渔船风波之前积极健康的向好势头更有明显差距。延续两国高层互动势头,寻求摆脱两国关系的相对冷淡,进而推动中日关系重回向好上升势头,也是内政不彰、民意支持低迷的野田当局的政治任务之一。
据此分析,野田此次访华在战略层面的任务是礼节性沟通,重申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定位。许多国人都将野田和日本前外相前原诚司视为民主党内走亲美反华外交路线的“年轻鹰派”,从其批评中国军力增长、鼓吹日美同盟等论调看,固然有道理,但人们更应看到:松下政经塾出来的政客更是现实主义务实派。中日经贸上日趋上升的相互依存度,两国微小纠纷和摩擦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都将使其更加理性务实地对待中国,外交战略也必将是“亲美和华”而非“亲美反华”。此访的具体技术性任务则不外乎两点:一是为日本产品寻求市场恢复和扩大,恢复中日经贸关系的良好势头,二是积极磋商两国纠纷和摩擦的管控和预防,尤其是商谈海上渔船纠纷、油气开采纠纷及其相关危机的防范和管控,竭力避免2010年“9·17”渔船风波这类据具有蝴蝶效应的摩擦发生,三是针对近期朝鲜领导人去世带来的不确定性,相互表达各自利益关切和诉求,交流稳定东北亚局势的愿望和举措。
旅美印度华人学者谭中曾经引述原国民党元老戴季陶的名言:“中国强,日本就是妾;中国弱,日本就是贼。”并断言:“中国近世纪的弱而穷,就是助长日本傲而凶的客观原因。中日之间要能亲善,关键在于中国的强弱,而不在于日本民性的善恶。”这一判断十分精辟。我们应该要理解日本政坛中生代对于一个快速崛起的社会主义中国时出现的复杂心态,而不要轻易被其牵着鼻子走。相反,要有“任凭风浪打稳坐钓鱼船”的持重淡定心态,只要自己处理好国内矛盾和问题,确保国家持续崛起的势头不受国内外因素影响而受挫甚或逆转,中日关系的主动权就势必日趋移向中国手中。果如此,则任凭野田、前原这样的所谓“强硬右翼”当政也好,鸠山、小泽这样的所谓亲华鸽派当政也好,中日关系都将沿着更有利于中国,也让中国更加主动的方向发展。(张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