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欧债危机持续发酵 英美两国表现耐人寻味

时间:2011-12-15 10: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英国:从半推半就到被孤立

  本周各大媒体的报道中,“英国首相卡梅伦”无疑是关键词之一。欧盟上周五举行峰会,对修改欧盟条约举行投票。会上只有英国说“不”,导致协议未能通过。“我做出的选择符合英国利益。”卡梅伦说,缔结条约就无法保障英国的金融服务业,而这对英国经济而言至关重要。

  卡梅伦的否决在英国国内引起了不小的震荡。一方面是欧元怀疑论者的支持。有民调显示,高达62%的受访者支持卡梅伦的做法。另一方面则是亲欧洲的自由民主党人士的强烈谴责。卡梅伦的副手克莱格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极度失望”之情:“我认为在欧洲遭到孤立、以1国对26国,恐将不利于就业、经济成长以及英国数千万民众的生计。”

  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公开表示了他对英国的不满,他称,现在有“两个欧洲”:一个“欧洲”希望欧盟成员国与制度更加协调,另一个(指英国)则固执于单一市场的规则。

  一直以来,对于欧洲大陆的事务,英国一向有“光荣独立”的传统。即便是欧洲一体化的浪潮中,英国也保持了加入欧盟不加入欧元区的“半推半就”的姿态。此次欧债危机中,欧元的根源性矛盾暴露无疑。上周末的欧盟峰会开始着手处理这个问题。分析指出,此次由法德主导的对欧盟条约的修改意味着成员国要让渡一部分主权,逐步走向更加紧密的整体。而一向与法德关系微妙的英国面对这样的形势,出现犹豫并不令人惊讶。

  美国:暗示明示施加压力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没闲着。

  上周末欧盟峰会上,26比1的投票结果显示欧盟向财政一体化稳步迈进,建立一个更深层联盟的过程已经开始。有人称之为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胜利,因为她正在将德国的财政纪律应用于整个欧洲。令人有些惊讶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却对德国提出的解决方案发出严厉警告。分析指出,双方争论的核心是政府应该在多大程度上向市场力量屈服。奥巴马认为保持市场稳定和投资者的信心是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公开政策重大变革的先决条件。默克尔则对金融业持极其怀疑的态度,认为出现真正的变革是不可能的,除非放贷者和借贷者为他们的错误付出高昂的代价。

  事实上,美国一直对欧债危机紧密关注着。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政府和美国的机构组织从各个方面向欧元区领导人施压。评级机构标普将15个欧元区国家列为调降观察名单,财长盖特纳和国务卿希拉里频繁到访欧洲,无不显示出美国的紧张。

  “我到欧洲是为了强调,欧洲的成功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整体是如何重要。”盖特纳说的是心里话。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国民众就要再次走进投票站,选出心目中的下一任总统。目前正是拉票的黄金时期。众所周知,经济形势是奥巴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如果欧债危机继续恶化,美国经济必定受到极大负面影响,奥巴马的连任之路就会更为坎坷。所以,不难理解美国为何频频发表意见。

  利益:把各国紧密联系

  无论是英国在欧盟的“被孤立”,还是美国对欧债危机的紧张不安,其背后无非是各自的利益。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谁可以在危机中全身而退。

  虽然不甘心加入法德引导的改革中,但是英国却没有退出欧盟的想法。事实上,英国同欧盟国家的贸易额占其贸易总量50%以上。“欧盟会籍对我们国家利益至为重要。”卡梅伦说,“我们是一个贸易国家,我们需要这个单一市场来进行贸易、投资及取得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欧盟也不会轻易放弃英国。即便是拒绝与卡梅伦握手,萨科齐依然称赞卡梅伦在利比亚问题上“勇气可嘉”,并恪守与英国在核能与共同防卫方面的承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在定于本月公布的最新举债展望报告中警告,欧债危机明年或加剧。英美可以继续折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要挺过这次危机,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