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至9日,欧盟27国领导人将再次齐聚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就修改欧盟有关条约、加强经济和货币联盟问题进行讨论,以应对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
严峻的外部形势提前给这次意义非同寻常的欧盟峰会贴上了“拯救欧元”关键一役的标签。峰会前一夜,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将欧盟长期信用评级列入负面观察名单。标普担心在欧元区政治、金融和货币问题日益恶化的背景下,欧元区主权国家以及欧盟未来的发债融资能力可能受到冲击。此前,标普刚刚将欧元区15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列入“前景展望负面”观察名单。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道,时间已经不允许欧盟领导人继续采取“抹稀泥”的方式来应付欧债危机,是时候“动真格”的了。
“动真格”就意味着欧盟领导人必须“求同存异”,化解以下三大分歧。
分歧一:“纪律”VS“和谐”
以德国为首的北欧国家希望欧元区的其他国家能够实施更为严谨的财政政策,期望修改欧盟条约后,对违反财政“纪律”的国家自动实施处罚措施;南欧国家对此明显持有异议,这些国家更希望在内部寻求“和谐”,期待构建足够强大的“防火墙”来抵御危机的扩散发展。
分歧二:“欧元区成员”VS“非欧元区成员”
更为严谨的欧元区“财政联盟”有可能对非欧元区的欧盟成员造成影响,使他们失去部分话语权。欧盟27国成员中,英国、丹麦等10国没有加入欧元区。英国首相卡梅伦就表示,如果不能保护英国的利益,他将拒绝签署任何旨在解决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新欧盟条约。
分歧三:“欧盟派”VS“地方派”
法国、英国是“地方派”的代表,他们不希望欧盟凌驾于各国议会,在各国的财政预算等方面有太大的权利。他们认为,各国的财政预算完全应该由各国的议会来做定论。德国明显支持“欧盟派”,这次欧债危机使德国人清醒地认识到,必须有效地控制住欧元区各国的赤字规模,欧盟应该在决定各国财政预算方面扩大话语权。
10月26日召开的欧盟峰会,欧元区领导人就解决欧债危机“彻夜长谈”,经过10小时的“马拉松”式谈判才抛出解决欧债危机新方案。此番欧洲领导人再次聚首“拯救欧元”,“马拉松”式的谈判可能再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德国政府官员在接受欧洲媒体采访时就表示,欧盟领导人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来化解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