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窃听门”撕下了西方媒体的“遮羞布”

时间:2011-07-21 10:3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7月19日,传媒大亨默多克与其子出席英国国会听证会,就“窃听门”事件接受议会的质询。人们希望听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但在听证会上,老默父子尽力撇清关系,避免拉扯出更多的人物,因为此案涉及的不仅仅是新闻集团的利益。媒体、政客、司法还有一块“遮羞布”所掩盖,不过离揭开也不远了。

  新闻自由与“偷窥狂”

  “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新闻。” 这是英国首相卡梅伦前媒体主管库尔森——曾经的《世界新闻报》主编的名言。

  没想到的是,《世界新闻报》及默多克传媒帝国的命运也成了新闻,讽刺的是,其他媒体似乎并不用付出太多的代价。

  在这种新闻价值观念的主导下,《世界新闻报》确实胆大妄为,窃听涉及4000人,王室、政要、社会名流乃至普通老百姓的隐私生活都暴露在公众视听之中。传统严肃报纸《星期日泰晤士报》《太阳报》等媒体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也都参与了对布朗的窃听。

  西方媒体奉“新闻自由”为圭臬,所以窃听名人电话以获取独家消息在英国已是新闻界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公众对此也似乎习以为常。英国媒体反以此为傲,不以为耻,所以最终触犯了新闻伦理的底线,对普通民众也进行监控,肆意侵犯公民隐私等多种权利,还煞有介事地指责别国的人权。

  独英国媒体有此行径?联想起过去10年间美国《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今日美国报》以及英国《每日镜报》等多家西方主流媒体的众多新闻造假事件,就不难看出这在西方社会屡见不鲜。

  西方媒体为吸引眼球的“新闻自由”可以不惜丧失自己的道德底线。

分享到: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