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4月28日文章】题:北约:美国“溺爱战略”的受害者(作者美国凯托学会副总裁特德·卡彭特)
对利比亚军事干预的第二阶段在欧洲的领导下进展得并不不顺利。尽管美国在形式上把行动的责任交给了北约,但是这种变化与其说具有实质意义,还不如说在新闻稿或组织构架图方面更明显—些。即便是“北约” 指挥部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也与事实不符。实际上,这意味着干预行动转变为一项由英法率领并得到某些北约欧洲成员国象征性支持的行动。—些关键的北约成员——尤其是德国和土耳其——的缺席格外显眼。事实上,柏林和安卡拉甚至都拒绝认可这一行动,更不用说提供参加行动的军队了。
还有令人尴尬的联盟内部的争执。巴黎和伦敦指责其他北约成员国未能承担这一军事重担的合理份额—矛头似乎主要是向着德国的。美国人可能抑制不住幸灾乐祸地奸笑———在过去60多年里,美国人也曾有过同样的抱怨,抱怨欧洲人不劳而获地搭乘美国安全努力的顺风车。
而一旦干预初始阶段美国航母和导弹的袭击减退之后,后续的北约手段效力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尽管英法军事指挥员否认最近传出的有关他们的军队激光制导弹药不足的谣言,但英法军队的作战能力至少从表面上看似乎显得捉襟见肘。事实上,在经过短暂间歇之后,巴黎和伦敦悄悄地请求美国恢复执行某些行动。
总之,由欧洲领导的利比亚干预行动的后续阶段似乎打得心不在焉,充满分歧和争执,而且相当没有效果。对于那些断言美国领导地位不可或缺的人士来说,利比亚冒险将成为又—项信手拈来的证据。
但是美国掌握着由它—手创建和豢养的北约。一届又一届的美国政府培育了欧洲对美国安全盾牌及其领导地位的依赖。哪怕对于最温和的要求建立有分量、独立的欧洲安全能力的抱负,美国官员都心怀忌惮。他们采取主动措施阻碍和破坏这样的抱负。当这些官员谈到需要加大“责任分担”时,他们的言下之意是让欧洲为推进美国所制定的政策做出更大贡献。尽管有这样那样关于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以及平等联盟的说法,但现实却总是大相径庭。
大约在20年前,作家兼分析家艾伦· 托纳尔森恰如其分地把华盛顷对欧洲盟国(还有东亚盟国)的态度说成是“溺爱战略”。这种做法维护了美国的领导地位,但却付出了令人不安和不断上升的代价。这种代价包括北约欧洲成员国的防务开支水平以及实际军事能力的稳步下降。
更糟糕的是,这种“溺爱战略”使得这些成员国在处理欧洲战区以及欧洲动荡的南部和东南边界上的安全问题时缩手缩脚和无所建树。这种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就显而易见了,当时北约盟国最终求助于华盛顿带头对付分裂中的南斯拉夫所出现的动乱——它们本应自告奋勇而且也应该有能力自己处理这个问题。缺乏组织和充满争执的利比亚干预行动表明,事情并没有好转。在华盛顿停止主宰跨大西洋军事事务的冲动,并最终创造机会让盟国长大,以承担它们所在地区的安全责任之前,情况也不会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