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全球核走私18年 20余起可造初级原子弹

时间:2010-12-26 10:00   来源:人民日报

  据统计,1993年以来全球共掌控核走私事件约1600起,其中有20余起走私的核材料足以制造初级的原子弹,而且据信这些被掌控的核走私事件只占实际核走私活动总数的5%至10%。核走私犯罪之所以如此猖獗,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核武器日益小型化与核武器管理混乱使得核武器及核技术外泄的可能性增大;二是恐怖主义组织获取核武器的意愿和能力在增强;三是核走私给参与走私的人带来高额利润。可以说,目前的国际核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世界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

  “9·11”事件之后,反恐和防止核扩散是美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目标,为防止核恐怖主义,美国从1992年以来启动了大量的防止核扩散计划,“第二道防线”计划就是其中之一。该计划由美国能源部于1998年发起,之所以取名“第二道防线”,是相对核材料衡算和实物保护等第一道防护措施而言的,主要手段是通过与外国政府合作,在边境、机场、海港及其他可能的入境点,安装专业辐射探测设备,搜查非法运输的核材料与放射性材料。截至2009年10月,全世界共有335个地点安装了探测设备。

  为了防止核走私,开发此类辐射检测设备是必要的,但不能将希望完全寄托在技术手段上。国际社会10多年来防核扩散的经验证明,大部分反核走私行动的成功,都是来自共谋人员告密以及良好的警力和情报工作,而不是单纯依靠检测仪器。从长远发展看,要有效防止核扩散,还需要大国采取切实行动,凝聚国际社会共识,提高在打击核恐怖领域的全球协力,并注重发挥国际军控机构的协调作用,完善国际军控体系,发展多边军控,这应是真正的努力方向。(高倚天)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王怡然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