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美国遗传学家:天才不在基因 人人皆有潜能

时间:2010-03-22 09: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香港《大公报》22日援引外电报道:一个人在数学、音乐或语言方面具备的固有才能,一直被视为与生俱来的天赋,或从生物学角度看是基因使然。但美国遗传学家申克请大家转换一个新角度,重新思考这个看法。 

 

  申克踏进“自然与养育对立”的领域,认为大家把“基因主导”之说夸大了,从而忽略了我们的潜能。他说:“大家对伟大成就这回事有很深的误解。事实上,我们的基因不会限制我们处于平庸或比平庸更差的境况。”

  未必基因主导

  他在新着《藏于我们众人的天才》中说:我们的DNA绝不是一份一成不变的设计图,它是可以持续受到外来因素影响的。

  自然与养育是持续互动的:基因可以启动、关闭或酌量启动,视乎环境而定。这种设定可不如人们一度所假定会在毫无变化的情况下传给一代。表观遗传学领域越来越倾向证明,我们生命中的环境体验,在我们的基因组留下痕迹,然后传到我们的子女去。

  申克认为,只要把环境的影响加以引导,我们就可以超越我们心目中与生俱来的限制。他举音乐才能为例。他说:“我听到太多人对我说:‘我天生没有音乐才华。’或者‘我天生有音乐细胞’(等句语)。事实却是没有人一生下来就具备固有的天资。(但)人人生来都有音调方面的潜能。”

  他说,这种现象在盛行追求完美音调的说声调语言(例如汉语)国家显而易见。这是因为音调在日常沟通中扮演重要角色,人们比较善于应对这回事。

  就连“某些种族因基因比较擅长从事某些体育运动”这种貌似有理的理论也受到质疑。申克举例说,肯尼亚的马拉松跑手之所以特别成功,是因为肯尼亚人有根深蒂固的跑步文化──很多肯尼亚儿童从七岁开始每天都会跑八至十公里。

  他还说:“精英运动员当中流传着一个笑话:怎样可以削弱肯尼亚人在跑步方面的优越地位?答案就是买旅游巴给他们代步吧。”

  儿童自律学业优

  即使是那些可能使我们在人生中各个领域成功的个性特点,例如固执和勤奋,也是我们基因的可变产物,而不是固定产物。他举出史丹福大学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斯切尔的一项经典研究做例子,米斯切尔研究的是儿童的自我约束能力。

  在实验中,四岁大的孩子们有两个选择,一是立即获得一块软糖,二是十五分钟后获得两块。三分之一儿童立即选择一块,三分之一多等了数分钟,但最终还是受不了诱惑,选择一块,另有三分之一耐心地等待十五分钟,获得两块。

  米斯切尔教授在这些孩子十八岁时,对他们在学校的学术评估测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那些等待了十五分钟的儿童,分数比那些选择立即获得软糖的儿童,高出二百一十分。

  申克说,对自己能力有限的看法,是取得伟大成就或发挥天分的最大障碍之一。“才能这东西,存在着循环逻辑。当你看到某个伟人,例如足球明星戴维碧咸,看见他们的能力叫你望尘莫及,你便会假设自己不能达到这种成就。”

  并非所有人都同意申克的结论。爱丁堡大学智能与基因研究主持人温迪.约翰逊说:“认为我们人人身上都有天才潜能,这当然令人高兴,但这完全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事实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创造天才,也不知道如何激励天才。”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