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二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将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拉开序幕。作为中国和欧盟在经贸领域最高级别的定期磋商机制,一年一次的中欧经贸高层对话2008年4月正式启动,并在北京举行了首次会议,从而填补了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和中日高层经济对话机制建立之后,中国与欧盟之间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此次,中方代表团由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挂帅”,欧盟则派出了一个由欧盟委员会负责贸易的委员凯瑟琳·阿什顿牵头的强大阵容。
共克时艰
与第一次对话相比,此次对话在目前金融危机重创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举行,此间分析人士指出,这将为双方深化经贸合作、携手共克时艰提供平台。
中欧可谓互相需要。一方面,中欧经济互补明显。虽然目前欧盟已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第四大投资来源地,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但中欧经贸合作还有潜力可挖。据悉,在这次为期两天的对话中,中欧双方代表团将分成7个工作组,讨论的内容涉及贸易、投资、扶持中小企业、海关合作、可持续发展、产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海运合作等,以期推动双方经贸关系向纵深发展。
另一方面,中欧扩大经贸对话合作,有利共抗危机。当前,中欧均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欧盟经济萎缩得更厉害,预计今年将萎缩4%。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伍贻康说:“加强与华经贸关系,有利欧盟刺激经济增长。”届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共同致力于全球市场开放,也将成为这两个重要经济体对话的重要议题之一。伍贻康说:“继年初中国在欧掷下百亿美元采购大单后,这次,双方如谈得好,中方也可能就采购欧洲技术和设备再拿出一个原则性数字,再次让欧洲在经济‘寒冬’中感受到‘暖意’。”自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联合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欧相互合作对于应对金融危机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作升温
经贸高层对话的进行,也标志着中欧合作在经历了去年的短暂波折后正不断升温。
中国前驻欧盟大使丁原洪表示:“虽然中欧关系去年遇到了波折,但今年以来,经由1月底温家宝总理访问欧洲四国的‘信心之旅’、2月份中国贸促团赴欧签下采购大单、4月份G20伦敦峰会上双方的接触这一系列的积极互动,双方关系已获得了恢复,此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伍贻康也认为,在经历波折后,中欧双方很快就决定进行经贸高层对话,并恢复中欧峰会,这表明双方都有加强接触的意愿。据悉,中欧峰会预计于5月下旬召开,这将成为中欧关系重返正轨的一次重要会议。
仍有考验
但分析人士也指出,中欧关系虽大路光明,但也会遭遇波折。
欧盟对中国的发展可谓心态复杂。在当前的金融危机和国际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欧盟需要中国,需要北京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特别在经贸层面;而在政治层面,其也需要争取中国与美国争夺主导权。但同时,欧盟也担心中国影响力的上升将影响其自身利益。更值得注意的是,价值观、意识形态差异等“老问题”也可能不时冒出来制造“新问题”。据悉,德国正在考虑接纳关塔那摩“东突”嫌犯事宜,6月份,达赖还将窜访欧洲,这些事件,均可能在中欧关系中溅起小浪花。
伍贻康判断,“中欧关系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不稳定性,今后还可能有反复。因此,双方在互信、互谅、相互尊重对方核心利益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很重要。” (本报记者 杨立群 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