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 大陆之声 | 本网快讯 | 大陆纵览 | 台湾 | 大陆 | 两岸 | 新闻发布会 | 港澳侨 | 国际 | 海外看中国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顾 | 体育 | 娱乐

奥巴马治理国家的“王牌”

时间:2009-02-13 09:12   来源:广州日报

有着多元文化背景的奥巴马在美国政坛上左右逢源。

奥巴马善于与选民沟通。图为他与一名小孩子击手掌。

  1999年,一个默默无闻的黑人小伙在挑战众议院席位的竞选中说:“没有人派我来,我不属于任何政治组织,我甚至不来自芝加哥。我的名字叫奥巴马。”结果,他惨败而归。

  10年后,他48岁,已经是头号强国的首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故事本身就是个奇迹。他登上全国政治舞台仅仅是四年前,而且是坐而论道的参议员。他最好的管治经验,就只有这场长达两年的竞选。

  但事实证明,他多元文化的背景、他善于倾听、善于弥合分歧的协调平衡能力和理念,不仅将他送上了总统宝座,还将成为他治理国家的一张“王牌”。而这张“王牌”,他必须打下去,而且还要坚定不移。

  软硬兼施:奥巴马协调经济的开端

  一上任就焦头烂额的美国新总统奥巴马,终于可以在2月11日长舒一口气了。经过与共和党持续一周多的拉锯战,国会参众两院已就奥巴马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达成一致。

  在这之前,奥巴马马不停蹄地为弥合党派分歧、协调各方利益、游说广大民众而奔走呼告。先是在2月2日向竞选期间的1300万支持者群发电子邮件,他呼吁支持者们对其经济刺激计划“广泛传播并寻求支持”;紧接着连续接受美国五大电视台专访,强调当前美国经济形势的紧迫性,强调参议院尽快放行经济刺激方案的重要性;5日,又罕见地在《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警惕美国经济滑入“难以挽回的地步”。

  为赢得共和党人的支持,奥巴马可谓“软硬”兼施。他不惜与态度摇摆的国会参议员“一对一”展开对话,其中包括竞选总统期间的对手、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而在5日,却大改“和气”面孔,痛斥共和党对经济刺激计划的“狙击”和给他留下的经济“烂摊子”。

  似乎是这一痛斥“奏了效”,两党顶牛的状态在第二天就有所缓解,两党经过妥协达成初步“瘦身版”的救市方案。趁此兆头,奥巴马于9日又举行了就任以来首次黄金时间段新闻发布会。

  左右逢源:组阁与拉拢选民的策略

  奥巴马的领导协调能力,无论是拉拢共和党选民,还是内阁人事任命,都可见一斑。

  模仿林肯总统 拉拢共和党选民

  1月17日,奥巴马从当年美国宣布独立的费城登上火车前往华盛顿就职。他这是在模仿1861年林肯总统就职时的做法——同样是来自伊利诺伊州的林肯当年从那里乘火车前往首都。在就职那天,奥巴马将手按在林肯用过的《圣经》上宣誓。

  尽管媒体与奥巴马的支持者总是将他比作民主党的罗斯福,奥巴马却更愿意将自己与共和党的林肯相提并论。除了强调其中的历史意义外,这也是他向共和党选民伸出的橄榄枝。

  而奥巴马当选后的一系列举动,明显地表示他将牺牲掉当初最狂热地支持他的极左翼的利益和诉求,比如自由派最关心的同性恋平等权等。 


  驾驭“对手内阁” 利用对手互相牵制

  最能体现奥巴马政治平衡学的,要算奥巴马新内阁成员的任命。一方面要求新求变,而另一方面在美国如今的大局势下不允许太多的磨合成本,行政操作上他需要迅速进入状态的“熟练工”。共和党人国防部长盖茨的留任、盖特纳财长的任命,都是属于同一个思路。

  除了稳健地启用克林顿班底,奥巴马更多地任命了来自个人竞选班子的成员,这些人将任职于掌握议程协调与组织能力、提供专业建议的独立办事机构,在总统决策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辅佐他奔向变革与希望的下一个“新政”。

  有人将奥巴马的内阁称为“对手内阁”和“大牌内阁”。在关键职位上既有共和党人,又有民主党人;有强势副手拜登,还有初选中的“死敌”希拉里出任国务卿。

  正如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副主任张立平所说,这些人的专业背景都很强,每个人都想伸张自我,突出自我,因此这一团队能否发挥最大效力,关键要看奥巴马的领导和协调能力。

  而实际上,奥巴马明白,其内阁成员互为对手,冲突与摩擦之中产生火花,多元观点中易形成较优决策,且并不能联合起来与总统产生对抗。

  奥巴马启用希拉里,意在利用克林顿夫妇手中的外交资源和党内的实力平衡党内元老拜登。这才是对手内阁的精髓所在。同时,对希拉里的安抚,也能在极大程度上实现团结,两党领袖、元老及女性选民对此消息的欢呼雀跃则证明了这一效果。

  手段圆融:竞选中的协调者

  奥巴马一出生,似乎就注定有别人不具备的协调和平衡能力。他曾提到:“我是肯尼亚的黑人男子和堪萨斯白人女子的儿子。我曾在美国一些最好的学校就读,也曾在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生活过。我有各种族群和各肤色的兄弟姐妹、甥舅叔侄和堂兄表妹散居三大洲。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全世界任何别的国家都不可能有我这样的经历的人。”

  《时代周刊》评价奥巴马说:他是一位可调动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儿。他多元文化背景会创造出愈合不同种族之间分歧的对话。而“弥合分歧”正是奥巴马竞选中的一张好牌。由于伊战、移民政策之争使美国民众在诸多国内外政策上分歧多多,客观上也为代表新生代和新形象的奥巴马创造了机遇,那就是凝聚人心,变革美国。奥巴马摒弃美国几十年来的左右对抗,把那些好斗的民主党人与共和党人定位为“老一代”;而他自己则能团结早已厌倦政治斗争的“新生代”。奥巴马将自己描绘成一个“大熔炉”造就的人,弥合了分歧,避免了分裂。

  正是凭借自己多元文化的背景,以及超越党派分歧、弥合种族分歧的理念,在没有大家族力量的支撑,仅用两年的时间,他从年轻参议员一跃成为美国最耀眼的政治明星,击败政坛根深叶茂的希拉里,击败来自传统的中上层白人家庭的资深参议员麦凯恩,成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

 

  进入新闻中心>>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