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期,伊拉克的外交活动变得频繁起来。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日前对巴格达进行了历史性访问,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也已确定近期前往巴格达。另外,约旦、阿联酋、埃及、科威特和巴林等国都表示适时向伊派驻大使,阿联酋在本月初任命驻伊拉克大使时,还宣布免除了伊拉克所欠的70亿美元债务。沙特官员也表示可能会免除伊拉克所欠的全部债务。
从长远来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伊拉克摆脱混乱、步入稳定的必要条件。伊拉克近来在外交领域取得的积极进展,体现了伊为与周边国家实现关系正常化所做的不懈努力,也反映了美国与伊拉克共同的战略考量。
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伊国内暴力冲突不断。各国出于安全原因,纷纷召回了驻伊外交使节,关闭使馆。逊尼派占主流的阿拉伯国家更是对由什叶派担纲主政的伊拉克新政府心存疑虑,断绝或减少了与伊拉克的往来。很长一段时间,伊拉克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暴力孤岛”。
而对美国来说,当然不愿看到伊拉克被孤立于地区事务之外。美国“改造”伊拉克的一个目的,是使之成为地区内政治制度的“典范”,进而推广“大中东”构想。一个不被地区各国接纳的伊拉克,很难完成这样的“重任”。更重要的是,通货膨胀和能源价格上涨正席卷全球,日趋严峻的伊朗核问题对国际原油市场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美国迫切需要伊拉克加强与世界原油供应市场的联系,巩固原油供应链,增加供给、平抑油价,挽救次贷危机以来步入衰退的美国经济。
从伊拉克方面看,随着总理马利基执政基础逐渐稳固与国内局势的初步好转,伊政府正在试图加速国家正常化的进程,着手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此,伊领导人频繁穿梭于地区内各国之间。伊政府也看到,随着全球能源供应紧张,一些国家开始把伊拉克视为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把钥匙。这个时机把握好了,伊拉克新政权能够加速重返国际社会,巩固业已形成的有利于什叶派的政治框架。
但伊拉克想真正得到周边国家乃至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接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主要的障碍就是伊拉克和美国在未来关系上的定位。美伊两国目前正在就驻伊拉克美军地位进行艰苦的谈判,用白宫发言人的话说,美国“希望巩固和延续伊拉克已经取得的进展”;而伊拉克当局在主权问题上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使得双方的谈判陷入僵局。
在美伊未来关系没有形成一个稳固的、双方都认可的框架之前,双方的利益分歧随时可能凸显出来,这将直接影响伊拉克对外关系的正常化。近期宣布任命驻伊拉克大使的国家,大多数都没有对何时派驻做出明确说明。这其中有对伊安全形势的考虑,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都是被美称之为“温和阿拉伯国家”的美国盟友,受美国政策的影响比较大。看来,伊拉克发展对外关系时,“美国因素”还难以挥之即去,伊拉克的独立外交恐怕还很难在短期内成形。(杨 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