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之声网3月6日北京讯(记者邹志伟 时珑姗 黄伟华)大陆经济增速放缓、人力成本增加,台资企业的利润“危机”之下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大陆去年底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要完成“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重点任务。参加2016年全国两会的台湾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台资企业可借助大陆供给侧改革的东风,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以更好应对大陆经济换档转型的新常态。
大陆人力成本增加 台企“机器换人”
“中国大陆有13亿人口,印度尼西亚只有2亿多,但大陆的人力成本比印尼高出4.5倍。”全国政协常委、上海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劳动力是生产力第一个要素,供给侧改革提出“降成本”,首先是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
近几年,上海、江苏昆山、广东东莞的台企纷纷实施“机器换人”战略,广达集团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商,广达集团曾经依靠代工模式成为行业龙头,面对同业竞争加剧、人力成本增加、消费需求不振等困难,该集团从2013年开始加快转型步伐,其上海子公司的生产线开始大量导入自动化设备。“我们必须改变,如果按照2010之前的方法,我们没办法面对急剧变化的挑战。”公司董事长黄健堂说。
在经济增速转型换档之时,企业承担的人力、环境、能源成本均在提高。很多从事工业、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台企都在谋求转型或者升级。“台企走好转型升级之路,必然要积极融入国家经济整体战略中。”台湾籍全国人大代表张晓东表示,当前中央推进供给侧改革,台企应该借助这股东风,加快设备的更新迭代,从供给端降低人力、环境和资源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台企转型要靠创新 而非优惠
大陆近期频提供给侧改革,经济学者认为,这意味着大陆经济将从需求驱动转化为供给驱动,不会再用杠杆刺激和拉动“无感”的需求。对于台商而言,最关键的是如何通过创新提供优质产品。“如果台商再坚持制造业为主的模式,无法大陆在有序发展下去。”全国台企联会长郭山辉认为,台资企业创新转型的重要方向,就是以制造业为主向制造业、服务业并重转变。
从代工生产到自创品牌,从事制造业的台企一直根据大陆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变发展方向。在当前全球需求不振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下,很多台企已经切实感到“狼真的来了”。受电子商务的冲击,一些早期进入大陆的台资制造企业加快了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脚步。如台资企业百脑汇已经把上海的单一IT卖场,转型为“科技+美食+时尚”的复合式商场。在东莞市政府支持下成立的大麦客,当起了台企转型的“红娘”,着手推动企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很多贴牌产品经过大麦客平台成功转内销,并通过跨境电商销往世界各地。
“现在制造业成本过高,台商想要创新转型,但也困于财力和资金不足。”南通台协会会长刘璟芳坦言,随着大陆市场与国际接轨,台企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不可能靠着大陆的优惠政策生存下去。
台企转型要“触网” 更要“接地”
近年来大陆加工贸易政策发生变化,台资企业享有的劳动力、土地、税收等红利减少。加之早期进入大陆的台企一直强调市场占有率,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陷入“尾大不掉”的境地。很多从事制造业的台资企业以“产品+互联网”的模式推动转型,效果也不理想。台湾籍全国人大代表张晓东认为,台资企业大部分从事实体经济,对于它们而言,转型的关键不在于营销渠道是否“触网”,而在于企业的产品是否有市场需求。
张晓东目前在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任常务董事,他以自身企业为例,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的利润去年却逆市上扬20%,主要是因为生产的麻醉药首次进入重症监护室(ICU),“麻醉药一般用在抢救室,在ICU使用是我们新开发出来的市场。”张晓东认为,互联网的确能够帮台企找到市场、消化产能,但更重要的是产品能否满足有效需求,“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已经过去了,只有提供更加精准的产品,转型才能又快又稳。”
供给侧改革:台商新投资机会
在两岸经济密不可分的今天,大陆经济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广大台商的发展机遇,台湾无论谁执政,也改变不了两岸经济合则两利的市场力量。天津南开大学朱磊教授认为,在大陆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时机,台湾产业供应链可和大陆的“红色供应链”合作,扩大市场,形成中华供应链。
朱磊指出,台湾企业也可以继续在大陆和国际两个市场上捕捉新的投资机会。例如,大陆城镇化阶段对于房地产业是大好发展机遇,明年大陆去库存,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同时将采取多种手段刺激房地产市场需求,由此将带动房地产相关行业蓬勃发展,大陆台商可以凭借已有基础和优势积极参与。
再如补短板部分,台湾企业有身份特殊的独特优势,在政治生态迥异、利益诉求多元、地区间关系错综复杂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有机会大显身手,扮演大陆企业无法替代的角色,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尤其是资金融通、安全通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电力输送、光缆通信等方面积极参与。(完)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