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大同杨家窑村
集体致富 第一村里说规划
大同市南郊区杨家窑村有“塞北第一村”的美誉。2014年,这个村经济总收入6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3.46万元。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刚落幕,记者踏雪走进了杨家窑。
本指望全国劳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占君谈谈他们村的“十三五”规划,但这位大能人着急进市里谈项目,一句“实在对不起”,把我们撂给了村党支部副书记王延斌。
王延斌小伙子也不是等闲之辈,在村里任了9年村官,把村官创业基地办得有模有样。村官干够9年,按规定可以转岗,但王延斌没有选择区里安排的事业编制,决定继续留在村里。“离不开这杨家窑了!”小伙子话语里,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十年前的杨家窑,曾是有名的“治安乱村”“经济穷村”。在郭占君带领下,该村历经艰苦创业,形成了集车队、商砼、建材、油站、房产、设施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集体经济模式,并喊出了向“山西最好、全国一流”新农村目标迈进的口号。
尽管杨家窑村还没有正式形成未来五年的规划报告,但接下来的五年里,村里至少要干三件事:集体出资为村民办理养老保险,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发展以温泉度假、绿色采摘、乡村体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打造新经济增长点,村民人均年增收2000元;整理土地、保存旧村、建设民俗博物馆,打造美丽乡村、文化乡村。
王延斌一边介绍,一边领我们走进了村里的蝴蝶兰养植基地。马上就到年末岁首了,棚里的兰花姹紫嫣红,十分耐看。
基地负责人史东阳是个东北姑娘,来大同经营兰花已经8年了。由于花市波动,近两年出现滞销,但依靠过硬的品质和一揽子推广营销,今年打开了广东市场,她的兰花空运过去大受欢迎,预计春节前可销售10万株,收入五六百万元。
“依托村里的温泉,发展观光采摘乡村游,再创造就业岗位100个,咱也来他个大干快上,开春就扩建大棚。”史东阳爽朗地笑起来。
一个好的集体领导班子、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条共同致富的好路子、一片广阔的好前景,美丽的杨家窑,一定会成为更多人的创梦之地。
本报记者贺锴
朔州郑庄村
农闲时节 科技培训到农家
12月9日,正是北方的农闲时节,山阴县郑庄村的正泰农业合作社里却热闹非凡,从山阴各地赶来的十几位种粮大户正围坐在一起认真“取经”。原来,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的姚建民研究员和几位农业专家正在这里给大家进行玉米、谷子渗水地膜覆盖技术培训。
“渗水地膜可使雨水下渗又能防止雨水蒸发,具有渗水、保水、增温、调温、微通气等功能。”姚建民一边说一边拿出了一块一尺见方的渗水地膜当场演示起来,只见他把地膜平铺在桌子上,然后倒上水,一会儿工夫,就见有细小的水珠渗透过地膜,围坐在四周的种粮大户们凑近认真观看后连连称奇。姚建民所介绍的这种渗水地膜,是他多年来针对我省旱作农业潜心研究出的科研成果。
专门从山阴县古城赶来的刘永兴听了姚建民的介绍后,当场表示明年要试一试这种新技术。据姚建民介绍,今年在我省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地示范的渗水地膜谷子,平均亩产能达到400多公斤,比普通地膜谷子增产150多公斤,示范的渗水地膜玉米,平均亩产能达到850多公斤,比普通地膜玉米增产200多公斤。
“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里特别强调要继续推进旱作农业、节水农业。我省2/3的耕地是旱地,要想粮食增产,就要在旱地农业上持续发力,因此渗水地膜的推广还有很大空间。”姚建民对记者说。
培训会上,种粮大户们兴致盎然地围着专家们不停地咨询。为了推广渗水地膜这一科研成果,姚建民一年要进行40多次田间培训,20多次讲座。姚建民说,未来五年,我省要走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山西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技的支撑作用不可小觑。
本报记者范珍张丽媛
朔州元兴公司
小包装袋 远渡重洋销海外
12月10日上午,塞北朔州寒冷依旧,但在朔城区富家工业园区山西元兴工业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元兴包装制品公司)的缝纫车间内,60多位缝纫工人却在紧张忙碌着。元兴包装制品公司供销副总经理蔚茂告诉记者,这些工人都是经过培训后上岗的,每个月最少可拿到4000元工资,其中,缝纫技术熟练的工人能挣到6000多元。
据介绍,作为民营企业山西元航集团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元兴公司共有职工400余人,年生产1000万条工业包装袋,产值近亿元,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高岭土、水泥、焦煤、出口产品包装等方面。
“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太好,但我们公司效益还是不错的,这主要得益于我们的产品种类完备、质量好。就在前不久,我们刚刚洽谈了一笔来自日本的订单,等我们第二条生产线投产后,就可以按照日本客户的要求生产包装袋了。”蔚茂边走边对记者说。
原来,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规模化生产工业包装袋的企业,元兴包装制品公司已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该公司从生产源头把关,优化生产流程,原料分离、制丝、缝纫、包装等工序都分别在独立车间完成;该公司在缝纫车间还设有质检人员,对缝纫工缝纫的每一条包装袋进行检查,确保包装袋缝纫规范、质量可靠。
谈及企业今后的发展,蔚茂表示,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让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国外订单虽然对产品质量和环保要求较高,但是产品附加值也相对较高。作为国内工业包装袋龙头生产企业,目前已实现对不合格产品的全部回收再利用,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环境污染。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提高生产标准,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和资源的循环高效利用,为打开更多国际市场做准备。
本报记者袁兆辉
忻州怡居苑小区
精准扶贫 移民进城圆了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忻府区奇村镇米家寨60岁的米双柱做梦也没想到,临老了自己居然也住在了城里。12月9日,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进了城好啊,暖气烧得热乎乎的,半夜起来,再不用冻得哆哆嗦嗦的。”
从山窝里搬出来,住进城里,得益于忻府区2012年启动的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忻府区整体上并不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是插花贫困问题比较突出。忻府区委、区政府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区兴建怡居苑小区,建起33幢住宅楼,小区目前住户有800多户。
怡居苑每平方米均价1900多元,远低于市区同期市场价,而且忻府区将移民工程与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捆绑使用,每户可领到补贴3万多元。米双柱的儿子和儿媳都在城里打工,早就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但是差不多的一套就得40多万元。现在怡居苑的房子连装修下来,也就不到20万元,而且物业费也比周边小区每平方米低5毛钱。“这笔账,大家都算得清。”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让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这个目标让怡居苑的居民倍感振奋。西张乡黑土湾村移民魏双喜这几天在小区门口摆了个花生摊。黑土湾靠近大山,这几年地里的庄稼经常被野猪糟蹋,村里已经没人种地了。身材瘦小的他,今年已经53岁,买房借下了4万多元债。他说:“咱年轻的时候,这点钱不算啥,但现在重活苦活干不动了,想想心里还是有点急。”住进城里,吃水要掏钱,用电要掏钱,几毛几块加起来,对他来说就是个不能不细算的大账了。冬季工地停工了,他就摆摊卖花生。“一天也能卖个百八十块钱,打闹下一天的生活费。”
离开怡居苑时,华灯初上,身边不时驰过骑着电动车的年轻人,小区广场上飘来《小苹果》舞曲。小区南规划的龙岗生物科技园区,已有两家企业成功签约。魏双喜希望,精准扶贫能让自己有稳定的收入,踏踏实实享受美好的城市生活。
本报记者王利强
西
吕梁任家山村
心系百姓“一卡”拽紧干群心
离石区枣林乡任家山村77岁的孤寡老人杨前顺,拨打了该村“第一书记”杜卫军发给他的便民联系卡,诉说自己家院子里长得腿一样高的荒草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不久,他住了10多年的泥土院被硬化成了平坦的水泥院。
“俺以后夏天出入屋内外,再也不用担心被蛇咬了!”12月9日,老人抽着旱烟感慨地对记者说着,双眼笑成了一条缝。
以上仅仅是离石区驻村“第一书记”用便民联系卡服务群众的一个小片段。为了让广大驻村“第一书记”能尽快融入百姓,进入角色,离石区高度重视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驻村服务新途径,创新活动载体,发放“便民服务卡”,开通倾听民意的“绿色通道”,缩短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制定联系卡时,没有统一规定,除了姓名、职务、负责工作、电话号码等基础信息外,要求每位“第一书记”结合本村实际,名称和内容自定,做出有帮扶特色的联系卡,完成后走村入户,将特别制作的便民联系卡送到全村群众手中,做到一户一卡。群众一旦有急事、难事,直接可以找到“第一书记”及其相关负责人。
目前,全区103名驻村“第一书记”都已向本村村民发放了形式多样的便民联系卡,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拉近了干群距离,拽紧了干群心,让“第一书记”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拿到联系卡的群众高兴地说,以后办事更方便了,随时都可以联系上干部。便民联系卡被他们亲切地称为办事“一卡通”。
本报记者任永亮
太原太重集团
前瞻布局 装备制造向高端
12月10日,记者来到太重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在车轮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块圆柱形的钢坯通过履带送进高温炉,经过1200摄氏度的煅烧,自动机械手再将红通通的钢坯取出,送到3台高大的自动锻轧压机下,将车轮冲孔压弯成各式各样的标准。轧制的车轮经过热处理和机加工后,再经过超声波、磁粉、静平衡、硬度等8种检测,一片亮锃锃的车轮就此诞生。
太重轨道交通公司是太重集团专业从事轨道交通装备研发、设计、制造和服务的全资子公司。轨道交通公司车轮二厂设备科的刘洪斌告诉记者:“这是一条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辗钢整体车轮生产线,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首屈一指,年生产能力可以达到30万片。”
近年来,太重集团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发展,提升运行质量”的主线,推进高端化、国际化和产品多元化布局,全力做好五大基地的达产达效和六个领域的产品开发,同时积极推动公司向全球化企业转变。今年前三季度完成收入151.4亿元。多项指标居行业第一,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作为太重集团国际化的窗口,轨道交通公司全球市场布局成效凸显,全年预计完成出口销售11亿元,出口收入在全部销售收入中的占比超过60%,同比增长80%。
12月9日,太重风电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开工,投资20亿元,全力打造高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从大型铸锻件国产化、临港重装研制、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煤机成套园区、高端液压园区等五大基地建设,到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太重前瞻性谋划,提前布局,重点打造高端制造,将核心制造能力提升至行业一流水平,进军国际,创建世界“太重”。
“十三五”期间,太重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山西省科技创新城建设软硬件水平一流的企业技术中心,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多领域并重、新老产品并举的发展格局,转型领域与传统领域各占50%左右,走出一条以创新为引领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本报记者张临山
太原小店司法中心
司法中心 贴心服务到基层
12月10日,大雾。
受雾霾天气的影响,这天早上到太原市小店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办事的群众并不多。但值班律师常四保仍然像往常一样,早早地守候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工作室里。快到11点的时候,他送走了当天上午的第三批咨询群众。这是一对中年夫妻,他们的买卖合同贷款出现了些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常律师详细询问了事情经过,给出了几点法律建议。“如果想要打官司,他们还需要收集不少证据材料,很多来这里咨询的人都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常律师一边介绍情况,一边着手整理手头的其他材料。
小店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集司法行政服务、法律援助、律师服务、社区矫正、公证服务五大功能为一体,除了接待群众咨询,工作人员还需要代写法律文书、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主持调解纠纷等。大家开玩笑说,别看衙门不大,但最接地气,老百姓的很多麻烦事,这里都要帮着解决。
在基层设立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在我省还是个新鲜事物,是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目的是整合司法行政工作中的各类服务项目,打造一个平等、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从长远看,这个平台要整合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专业队伍,群众走进法律服务中心,不仅可以得到法律援助,更可以接受调解、鉴定、公证等“一站式”的超市化服务。
按照省司法厅的部署,这样的服务中心今年初开始在全省推进,由原有的法律援助中心改造升级。今年年初,太原市小店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率先改造升级,顺利入驻。4月份,太原市城南公证处便民服务中心也进入法律服务中心,半年多的时间,已经接待办理公证事项的群众500多人。这几天,小店区司法局正在指导各街道(乡镇)司法所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局长刘桂花说:“这些服务站今年年底就能挂牌服务,到时公共法律服务的触角就能够更加快捷地延伸到乡村、社区和基层群众中。”
本报记者左燕东
中
晋中张庆中学
均衡教育“有学上”变“上好学”
“除了地理位置在农村,我们学校软硬件设施和城里学校一模一样。”12月10日,榆次张庆中学初二物理教师王浚峰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学校。在晋中,随着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城乡学校差别逐步缩小,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甚至不输城市学校。
王浚峰2011年分到张庆中学,很快他就发现,这所学校不比城里学校差,实验室的仪器设施很齐全,城里学生能做的实验这里都能做。不仅新教师有“干出一片天”的冲劲,老教师也重新为自己定位。“学校严格按电脑派位分班,不存在好坏班之分,各班学生水平均衡。”该校数学教师范春生说,以前重点班生源好,怎么教都出成绩,普通班根本赶不上;现在大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心理平衡了,教学积极性极大提高。”
近年来,晋中在教育经费、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仅近5年就投资60亿元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晋中教育系统按照“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构建了“四化两改三保证”模式,在全省率先推进教师交流、阳光招生均衡编班、优质高中指标到校100%等一系列改革创新制度,有效解决了择校、择班、大班额、重点班等热点难点问题,形成了规范有序、均衡协调、充满活力的教育生态。
张庆村居民张瑞凤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教育改革的好处。她的孩子在小学5年级时曾去榆次晋华小学择校,但是上了两年后,初中又回到了张庆中学。她感触颇深:“体验了才切实感觉到,现在农村学校真不比城里学校差。学校设施和教学成绩也差不多,根本没必要择校。”
据了解,晋中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被中组部入选《科学发展观案例》,作为全国县处级干部培训教材。今年11月,随着和顺等4县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晋中所辖11个县(区、市)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为我省首个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地市。
本报记者周慧芳
晋中 开发区
科技创新 孵化器显新魅力
12月10日,记者走进晋中开发区科技孵化器总部,这里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出出进进的年轻人都显得朝气蓬勃,信心满满。工作人员说:“短短一年,已有全国各地100多户企业落户这里,预计今年营业收入达7.4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科技创新的魅力在这个2万余平方米的写字楼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晋中开发区科技孵化器总部,位于晋中市城区汇通北路的汇通财富中心写字楼内,这里有一个机构,叫“晋中开发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专门统筹金融、法律、专利、会计等市场服务资源,整合调动社会力量,为入孵企业提供周到服务,促进高新企业快速成长的。谈到对“创新发展”的理解,中心负责人说:“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建议中提出,要推进创新发展,着力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从我们晋中开发区科技孵化器一年的实践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的新动力,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快速推进转型发展。”
来自江苏的梅建林今年初入驻科技孵化器,在这里成立从事O2O商城的山西惠天下商贸有限公司之后,又先后注册了从事互联网科技的彩鼎公司和从事网络直播的银河缘公司,3个公司成长非常迅速。在晋中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像这样依靠科技创新和互联网+而“疯长”的企业比比皆是。
晋中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在运作模式上按照“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完备的孵化链条要求,采取了总部加分部的方式。汇通财富中心为总部,此外,还有207所、菲达、晋商国际、和田4个孵化器分部和电子信息产业(大信)、鸿基2个加速器分部。
晋中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温毓诚说,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推进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不但给开发区带来了高层次人才集聚的连锁反应,同时,以电子信息、互联网业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区域内医药食品、装备制造、物流等现有产业的提级上档并进一步呈现出二者融合发展的态势。
本报记者苗武军白续宏
南
晋城清慧公司
专利产品 漂洋过海销路畅
12月9日,泽州县巴公机械制造装备工业区。清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厂区内一片繁忙景象。包装车间里,一包包整齐的汽车后桥正准备漂洋过海发往欧洲。机加车间,工人们正在机床上打磨轨道交通所使用的转子,这批配件中的转子支架是清慧公司去年最新研发的一款用于轨道交通的铸钢配件产品,是我省唯一一家产品质量通过了美国航空航天TPG认证和美国船级社ABS认证的企业。
清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之所以成为泽州县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得益于企业坚持走科技创新,制造高端产品的发展之路。近年来,清慧公司先后投入了1700多万元,组建了18个研发团队,对产品每个环节进行专题攻关。特别是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引进了两名德国铸钢专家,对铸钢吹氩技术、制芯工艺等进行了改进,产品合格率也从刚开始的20%,一下子提升到了96%以上,公司产品达到欧洲、美国的制造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今年,企业又申报了低温铸造工艺3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品专利。在国际市场上,清慧制造实现了由“贴牌生产”到创新创造质的飞跃。“很快又将有一位德国铸钢专家,加入到我们的研发团队。”清慧副总经理史德荣对记者说。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史德荣说,省委十届七次全会,为清慧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公司中层以上人员在一起开会热烈讨论,研究全会精神,制定企业发展规划。今后清慧将以省里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新兴接替产业为契机,继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技术上档升级,实现产品种类从单一汽车零部件向轨道交通、高铁等多元化发展的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
“就在11月,我们设立在阿联酋迪拜的办事处清慧胜凯贸易有限公司正式拿到了省商务厅的批文,这将成为内引外联的窗口,进一步扩大我公司零部件在非洲、欧洲的销量。对于未来我充满信心!”史德荣说。
本报记者李全宏
临汾鄢里村
扑下身子 夜以继日征地忙
投资2亿元的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要在襄汾县邓庄镇鄢里村落地,征地任务落在镇政府头上。鄢里村与尧都区金井村接壤,尧都区补偿标准比襄汾高,如何说服村民,顺利征到地,镇村干部没有在这个“天下第一难”工作面前退缩。
12月9日傍晚,记者来到鄢里村村委会,房檐下一条横幅标语格外醒目:坚决讲规矩,认真踢正步,公道对百姓,全力上项目。村党支部书记赵华明带领村干部上门做群众工作去了,镇党委书记、镇长马健在村委会坐镇,屋里没有暖气,没有火炉,办公桌上放着一台电暖气。
记者说明来意后,马健说:“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催人奋进,更加坚定了基层干部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新状态,展现新作为的信心,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早日落地。”
这次所征的鄢里村27.5亩土地涉及11家农户,镇上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领导组。前期,11名镇干部进村征求群众意见。村民们都说这是个转型发展的好项目,到咱村是好事;但具体到各家各户,因直接涉及个人利益,就得要下功夫做深做细群众工作了。
因村民们白天进城打工,干部们只能晚上登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不厌其烦。有的还请当事人亲戚、朋友上门。其中一户提出额外要双倍补偿,镇企业办主任白浪上门跑了不下十次,不光讲政策、讲法律,还讲亲情,几番下来,终于做通了工作。
包片干部、副镇长高睿智说,征地工作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镇村干部得挨家挨户做工作。
晚9点,记者在村委会灶与镇村干部一道吃饭,一碟咸菜、一碗米汤、一盘馒头。两个月来,他们就是这样过来的。记者问高副镇长:“村党支部书记啥时能回来?”高说:“走的时候我们要求,做不通这一户的工作晚上12点前别回来。”记者只好告辞。
10日上午,高副镇长打来电话,说昨晚这户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今天晚上争取做通。我们全力以赴,保证项目如期落地。
本报记者李宏伟
长治东关壁村
小康路上 群众一个不掉队
12月9日,壶关县集店乡东关壁村的党员活动室里,29名党员和群众代表围拢在一起,这是入冬以来他们召开的第二次会议。坐在对面的是集店乡党委书记李立堂,3天来在全乡19个行政村中第17个召开会议。议题主要是扶贫,尤其是几天前刚刚召开的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把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核心举措,对东关壁村来讲,这涉及到182户的501口人。而整个集店乡,这一数字是2975户的6398口人,乡里今年的预期目标是让其中70%的人脱贫。
这是一次有备而来的宣讲,也是一堂提振信心的授课。“人穷穷一时,志短短一生。一个人如果没有志气,别人给他再多的钱,也只能满足他一时的花费。反而可能养成等、靠、要的陋习。”李立堂说。如果精神上萎靡不振,光是地方政府、上级组织干着急,再好的扶贫举措都会打了折扣。“说得有道理”,这是75岁的老党员皇枝德对乡党委书记宣讲的肯定。
两小时后,李立堂出现在了与东关壁村相隔十里的东旺庄村。东旺庄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养鸡专业户,存栏2万余只,养猪350余头,养羊380只,是典型的种植业村。以发展养殖产业脱贫的话题成了在场30多名党员干部、群众代表的热议话题。以贯彻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为契机的会议,让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扶贫工作中的困难问题,讲真话、道实情,摆问题、谈发展。
一天下来,李立堂信心满怀。他说:“千言万语,总之就是一句话,脱贫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承载着集店乡6000多贫困人口的希望。小康路上,坚决不让一个老百姓掉队。”
本报记者李家鸣
运城豆氏村
五年规划 务果能人谋长远“调整农业结构,在汾河平原区域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的粮食、水果和家禽等产业。”12月9日,家住临猗县角杯乡豆氏村的果农吴忠定一边看着省委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一边念叨着说:“省里还继续鼓励咱果农做大做强水果产业,这样咱心里更有谱啦。”
吴忠定是临猗县角杯乡豆氏村的果农,因为勤劳能干、善于经营,在临猗、万荣和陕西省合阳县果农心中是一位务果能人。这些年,他紧紧抓住临猗发展林果业的契机,先后在承包地上种植了20亩红富士苹果树。由于实施有机、绿色种植和管理技术,他的苹果全国闻名,销路不愁,年收入达20万元,亩均收入一万元,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这几天老吴确实有点忙,前几日连续参加了县和市里在苏州、上海举行的苹果销售推介会,这几天不但要忙订单,还要忙着做自家的“五年致富”规划,那就是在5年时间里把果园年收入提高到30万元。
老吴的家庭宏伟规划一出台,妻子杨会彩立刻表示怀疑:好家伙,一亩收入要达到一万五千元哩,咱的20亩地真成“刮金板”啦。老吴充满信心地给妻子解释道:“省里‘十三五’规划都支持咱们种植水果,咱们再流转些土地,技术上再提升一下,一年增收2万元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接着妻子又向老吴抛出了第二个问题:自己富不算富,社员富才算数,咱忠定果业合作社现在有205户社员,都是乡里乡亲的,对他们你有五年规划吗?
“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老吴边念着省里的五年规划边说,“咋没有呢,苏州、上海市场反馈的消息是有机绿色苹果十分吃香,这五年,咱要按照省里的规划,第一步在合作社里大搞绿色有机种植,生产更多更好的有机苹果,将合作社做大,第二步通过发展电商销售将合作社里的苹果卖到北上广甚至国外,让大家5年再上一个新台阶。”
本报记者李宁波
东
阳泉长青公司
核心技术 叫响品牌度“寒冬”
依托丰富的铝矾土资源,平定县龙川工业园区运煤专线沿线,最多的时候有近10家生产陶粒砂的生产企业。去年之前,驱车路过此处,到处是南来北往拉货的车辆,然而仅仅过了一年,12月9日记者再次途经此处,空荡荡的马路显得有点寂寥。
“没有核心技术与拳头产品,抗不过寒冬。”这是李占刚对此的看法。李占刚是阳泉长青石油压裂支撑剂有限公司的当家人,40岁出头,话不多,慢条斯理。石油压裂支撑剂俗称陶粒砂,提到这一新材料产业,从阳泉到全国,再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李占刚烂熟于心。
和周边关门歇业的陶粒砂生产企业相比,长青公司显得格外热闹,等待装货的车排起了长龙。做为长青公司生产副总,王培平说自己这两天有点“上火”。生产出了一点故障,催货的单一个接着一个。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推进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全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李占刚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行业洗牌中,正是依靠科技创新,长青公司才叫响世界品牌,赢得自己在行业内的一席之地。
记者在长青公司看到,厂区内最“豪华”的是企业的研发大楼。28人的研发队伍,其中博士6人、硕士4人;7项专利,3项成果转化,长青公司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科技创新和产品开发。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太原科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白频波,2013年来到长青公司,虽然工作地点远离繁华都市,但自己觉得很满足。他说:“我更看重的是企业带给我们年轻人广阔的发展空间。”2012年,长青公司与太原科技大学达成合作意向,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作为山西省首家民营企业工程技术实验中心,长青公司也成为中石油委托的陶粒砂中试企业。
本报记者白雪峰
作者:张临山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