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为期三天的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日前在四川凉山州西昌市落下帷幕,《长鼓行》《生在火塘边》等作品脱颖而出。
本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吸引到朝鲜族、畲族、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登台,呼和浩特带来的舞蹈《爷爷们》展现了小康社会里,身穿蒙古族传统服饰的爷爷们头戴墨镜鸭舌帽,手中的拐杖一会变成马头琴,一会变成水烟袋,集体玩“自拍”的退休生活,诙谐有趣。中央民族大学参赛的《阿嘎人》,展现了藏族人民“打阿嘎”过程中嘻闹劳作的场景,彝族舞蹈《银塑》则将工匠精神与非遗传承相结合,表现了彝族人民以银为美的民族特色。这几部作品与《长长的辫子》等成为本届“荷花奖”排名前六位的作品。
《银塑》编导之一 沙呷俊楠
《银塑》编导之一沙呷俊楠介绍,在这个作品的结构中是一个男演员和一群女演员,表现了银匠和银子,银匠和姑娘一种关系和情感。
创办于1998年的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比赛已举办十届,比赛期间,中国舞协带领本届“荷花奖”的部分参评节目亮相露天广场,送欢乐下基层,为西昌的父老乡亲们送上慰问演出。
[责任编辑: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