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农历三月十九

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五问智能快递柜:没收到取件码 快件被延误、损毁 谁担责?

2017年06月19日 09:29:06  来源:中新网
字号:    

  快件寄放“被动”超时 产生费用谁买单?

  记者注意到,目前各品牌快递柜的收寄件服务对消费者基本是免费的,个别情况或会收取一定费用。

  未来,有没有可能也对取件服务收费?或者采取超时计费方式,寄放超过24小时、36小时后,向消费者收取一定费用?若因消费者未收到取件通知,造成的“被动”超时,又该谁来买单?

  “确实有企业试点过超时寄放收费,让消费者感觉有点不好接受。”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现阶段,消费者对快递柜的使用习惯还未养成,因没有收到通知产生的快件超时费用,让消费者买单显然不合情理,“智能快递柜行业处于产业链的下游,会多方寻求与快递企业间的合作共赢,尤其是发展初期,企业间的协商约定就可消化掉大部分问题”。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有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快递柜企业收入来源是多元的,也未必就一定要对取件服务收费,柜体广告、售卖平台等营利模式都可广泛探索。

  寄存期间发生丢失、损毁 谁担责?

  便捷、高效是智能快递柜带来的改变,但快件被直接放入柜中,从侧面也验证了“开箱验视”环节的严重缺失,其中利弊如何平衡?

  “这确实是个新情况,亟待被纳入行业规范的考量和研究中。”中消协商品服务监督部副主任李妍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比如,快件在放入快递柜后出现丢失、损毁,责任该由谁负担?如果快递柜的寄存服务开始收费,那消费者的权益就该得到有效保障,快递柜企业又该承担哪些责任?

[责任编辑:郭碧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