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讯(记者 黄广华 马辉)自动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朱凯,本有机会到中国一流手机制造企业当一名程序员,然而,他作为济宁市“千名人才”,却选择深入980米的矿井下成为一名煤炭工人,一干就是七个年头。他在自动化控制编程、矿井提升系统改造、自动化减人提效等技术领域,默默耕耘,让多个生产岗位摆脱了人工操作,实现了智能控制,提高了生产运行的质量、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如今的他,已成为这座煤矿最年轻的机电副总工程师。
研究生毕业
从井下一线做起
“刚开始来到矿上,从一名普通的掘进工人开始做起,井下漆黑、潮湿的环境,一呆就是8个小时,仿佛置身在另一个世界,开始也挺不适应的。”2010年,从山科大研究生毕业后的朱凯选择回乡就业,来到了安居煤矿。而此前,导师还给他一个更为光鲜的就业机会———去华为,成为一名手机程序开发员。
“我所学的专业是自动化,坐在办公室守着电脑开发程序,应该是非常对路的,”朱凯说,但当时的女朋友回到老家考取了公务员,为了兼顾事业和爱情,他毅然放弃了南下的机会,而是来到矿井。
2010年6月,朱凯在阳城煤矿实习期间从事提升系统维修工作。面对艰苦的条件,他也曾经打过退堂鼓,但后来他认为既然选择了煤炭行业就要坚持,而且一定要比别人做得更好。实习第二个星期,他就对阳城煤矿提升系统的原理、图纸等了如指掌,开始对绞车维修班的26个维修工进行培训,受到了区队管理人员的刮目相看。
2011年2月,实习结束后朱凯回到安居煤矿机电科,参与了安居煤矿主井临时提升系统、副井提升系统、主井提升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管理工作。安居煤矿主副井永久提升系统采用全套瑞典ABB设备,所有资料、图纸、文献均为英文。
朱凯在设备运行前,将所有的资料、图纸翻译成中文,将设备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软件、硬件等都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他主动请缨,带领几名本科学历以上人员进行了学习,在以后的主副井提升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凯出色的工作得到矿领导的认可,他被安排在基层班组长的位置上进行锻炼。
花两千元自主设计
为企业省了十万元
2011年9月,安居煤矿主井临时提升系统故障频发,矿上决定让朱凯到运转工区任绞车维修班长。除正常工作之外,他发挥特长,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提升系统的小改小革:自行设计安居煤矿副井提升系统冷却风机变频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通信技术和单片机技术的矿用控制器,解决了生产上的一些技术难题。
2012年8月,朱凯通过公开竞聘,成为安居煤矿运转工区技术员。他任技术员期间,主井提升系统壁挂式信号通讯箱的设计,厂家要十多万元,朱凯花2000元购买了电器配件,自行设计该产品,实现了市场上所售信号箱的所有功能。立井提升机液压半自动罐帘门是朱凯设计的一个比较有亮点的项目。该罐帘门结构独特、简单实用、安全可靠,是目前我国煤矿乘坐上下井较为理想的一种罐帘门。“在设计期间,很多人反对,但实践证明创新有利于现场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安居煤矿宣传科科长时培立说。
如今,身为机电副总工程师的朱凯有了自己的单独办公室。“平时除了做研究、查资料、做图纸需要在办公室里,其余的时间基本都在实验室和井下。”朱凯说,坐在办公室里是无法了解一线情况的,必须要与工友们在一起,才能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七年煤矿生涯
炼成副总工程师
2014年3月,朱凯担任了安居煤矿机电科副科长,这个岗位与他的专业离得更近了。朱凯说,尽管安居煤矿的建设标准已经非常高了,而且井下环境较老矿也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井下需要提升和改进的地方仍有很多。“这让我觉得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各个工序的效率提高,让工友们在井下工作起来更轻松,自己也格外开心。”
通过朱凯和团队的努力,目前,安居煤矿主副井提升系统、主井提升机房等11个机台已实现了全自动运行或无人值守,固定机台减员116人,主井煤流系统提升能力提高了1/3。
家在鱼台的朱凯,如今也在城区购置了住房。工作紧张的时候,他就住在矿上,休班时,他就可以回家与妻儿相聚了。“交通非常便利,回家开车也就半个小时。”朱凯说,今年,他已经33岁,在煤矿工作也有7个年头了。他经历和见证了这座煤矿的建设和投产,并成为了矿上最年轻的机电副总工程师。看着这座年轻的煤矿日渐向好,自己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煤矿的自动化提升上,他感觉格外自豪。
[责任编辑: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