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用不了没钱修拆不掉 部分小区立体车位成鸡肋

2017年05月04日 09:57:56  来源:北京晨报
字号:    

  为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不少小区建设了立体车位,但当时“高大上”的事物,现在不少却成了摆设,有些甚至废弃成了垃圾。北京晨报记者走访发现,年久失修的立体车位锈迹斑斑,已经多年停不了车,拆除又需花成本。业主普遍反映,立体车位收费较贵,停车麻烦,不愿使用。此外,立体车位的维护和修理成本也较高,导致被冷落,成了鸡肋。

  案例A 废弃多年 无法拆除

  在工体南路小区有一立体停车场已废弃多年,上面车位堆满废旧家电。北京晨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立体车场就在工体南路小区门口的停车场内最东侧,四个立体车位并排摆放,占地上百平方米。该立体车位分为四层,每层上有8个停车台,最多可同时停放32辆车。立体车位的钢架已锈迹斑驳,上下层开关已经不能使用,零件也四处散落。不仅如此,在车位附近堆满冰柜、旧家具、酒瓶纸箱等杂物。

  小区居民告诉记者,该立体车场是2000年左右建起来的,“建好之后,就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后来,只要小区内有平面车位,大家就抢着在平面车位停车,不愿费劲往立体车位上停,设备渐渐就荒废了。”居民称,那时小区内的车没有现在这么多,可随着周边车位越来越紧张,大家才又关注上了立体车位。“它又不能用,却还占着地方”。

  据了解,早在2013年,该立体停车位的产权方鸿安停车库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曾表示,停车场是2000年他们和一家公司合作而建的,一家出地,一家出设备。但半年后出地皮的公司不再按合同履行,双方合作失败后设备便也没再挪动。目前,双方仍在诉讼,也导致立体车位无法修缮或拆除。

  案例B 没钱修 成大型废品

  在大兴区宏大南园小区内,三个立体车位仅一层停了几辆车,需要手动操作才能升降的二层车位已严重锈蚀,四周放着各种杂物。居民告诉记者,该立体车位修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刚开始还有人用,但因为操作麻烦,所以渐渐就没有人用了。十几年前车位就坏了,无法升降,一直没人修。到现在,还这么扔着”。小区居民称,住户停车需求越来越大,“下班晚就得开车绕小区找空位,如果这个立体车位能充分利用起来,多少能减轻点压力”。不仅如此,居民称,物业虽告知过立体车位已损坏,如果将车放在一层,可能会有被二层坠物砸车的风险,可居民还是冒险将车子停在一层,“谁让小区实在是没地方呢”。

  对此,物业工作人员也很无奈,该车位二层损坏无法使用,但该车位非物业所有,而是属于开发商,“不是物业财产,也没有这笔专项资金,维修和拆除都很难”。他们称,几次和开发商商量立体车位的处理问题,但开发商根本不回应,直到2005年,他们已经联系不上开发商。“我们不敢私自拆除,而且拆除的费用也不应该由我们负责。”物业人员称。

  探因 立体车位售价高使用麻烦

  北京晨报记者走访了解,大部分小区立体车位和平面车位基本是同时在销售,价格上立体车位相对贵一些,销售量也比平面车位少。目前,中档小区的立体车位销售价15万左右,高档小区有的立体车位高达20万元左右。据一小区物业经理介绍,为建造立体停车位,小区物业和业委会一起商讨决定分三次投资,建造立体停车位。“我们小区的人口密度大,地上车位不够停,居民天天因为车位打架。后来大家商量好,集资建立体车位,总投资100万左右。参与投资的业主有20年使用权。没有交费的业主如果使用,每小时6元,每个月1800元。相比平面车位,的确是贵了一点。”

  居民反映,使用不便也是立体车位遇冷的一大原因。一居民告诉记者,“立体车位不好停,我的车子比较大,一旦停不好,很容易划了轮毂。”也有居民称,在新闻里看到类似车位发生故障,二层车掉下来砸了一层的车,心中害怕便不再使用。

  记者在大兴宏大南园看到,车辆要开进立体车位的一层,需要两侧轮胎分别驶入两条只比轮胎稍宽一点的钢架内,技术差点的司机还真有点悬,“车位小,而且不够高,稍微大一点的车不容易进去。”除此之外还有车主表示,建设车位的钢架子一旦生锈,降雨时雨水会带着铁锈滴落在车身上,难以清洗。

  本来想购买立体车位的王先生称,由于担心机械故障、停电等因素,他综合考虑后还是购买了平面车位。“很多邻居也和我一样,觉得日常维护不到位的话容易坏,到时候可就麻烦了,但地面上的车位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建议 业主集资合法建立体车库

  在2016年年底,市交通委在媒体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支持老旧小区建立立体停车位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在《2016北京市缓解交通拥堵行动计划》中也明确鼓励建造立体停车位。

  政策很力挺,但架不住现实很残酷,如何能让立体车位更好地延续性使用?北京建筑大学城市与规划工程学院陈教授表示,“在建设立体车位前,物业或开发商要和业主进行协商,确定业主有所需要后,再进行建造。同时,将后期的养护维修费用确定下来,并设立专项资金,以保证使用期间的正常运作。”此外他称,业主集资建设立体车库是值得借鉴的,“在相关规划与手续都合法的前提下,业主集资建立体车库、实现小区内停车问题的居民自治,这是一个可取的发展方向。”

  借鉴 共同维护解决小区车位缺失

  在走访调查中,记者也发现,绝大部分立体车位都遭遇尴尬,但也不乏小区成功使用立体车位,并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在马甸桥南的吉第嘉园小区,因为地上空间紧张,开发商和物业一起在地下停车库内建设立体车位,使得小区地下车位数增加了一倍。“物业和开发商想办法解决了我们的停车问题,哪怕是比外面的小区贵一点,我们也能接受。”业主说。

  该小区物业表示,目前北京小区内立体车库多为开发商建设,开发商对立体车库有所有权,也有维修义务,物业日常也会对立体车位进行维护。“但立体车库维护和运营成本高、收益少,有的开发商并不重视。我们是在和业主协商后,大家集资来维护车位的。”

  北京晨报现场新闻 记者 张静雅 文并摄 线索:辰先生

  ■记者手记

  一头热的事儿,少干!

  机动车骤增,车位也逐渐成了稀缺物。毋容置疑,能将平面车位发展成立体车库,确实是解决停车难的突破口之一,况且,这种做法在国外并不鲜见。据公开数据显示,在日本,三年前机械停车位就已达296万个;在韩国,机械停车设备近几年增速在30%左右。

  立体车位纵有千般好,可在咱们身边就是发展不起来,我想,这跟咱们某些开发商和物业一拍脑门儿的决定不无关系。在他们看来,建好圈钱是第一位的,几乎不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需求是否旺盛?设计是否合理?价格是否公道?维修是否及时?这些好像都是浮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建起来再说。如此,让本该给业主带来便利的立体车位成为垃圾,甚至是一种负担。

  立体车位的尴尬现状,折射出供求关系的矛盾。产品不合格或走不进消费者的内心,消费者就必然用脚来投票,最终尴尬的是自己。好例子也不是没有,这不有些小区人家就做得很不错嘛,因为业主提前介入了规划甚至集资,即便价格贵一点,市场还是相当认可的,这大概就是小区里的供给侧改革吧。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