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史上最宽松落户政策”化解人才“落户难”,集中打通断头路缓解市民“出行难”、督促工商部门提高效率解决企业 “办证难”……细心的西安市民发现,过去一些影响日常生活的难题如今正得到“急速”解决。
针对一些政府部门存在的“慵懒散慢”作风,西安市目前正积极实施“行政效能改革”。通过借助媒体“揭短亮丑”和快速回应民生关切,向城市管理“痼疾”开刀,倒逼管理部门提升办事效率,在打造“服务型”政府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开元路位于西安城北,是一条被单户民居阻断长达7年的市政道路。今年1月19日,西安广播电视台《每日聚焦》栏目曝光了这一问题。西安市经开区和未央区区政府连夜召开会议,决定由两区联合抽调60余人成立工作组,并在2月19日将占道房屋依法拆除,当日开元路就实现半幅通行。而以此为契机,西安市政府提出2017年将打通全市20条以上的城市“断头路”,并计划用2到3年时间打通全市55条“断头路”。
市民吴迪是一名婚礼策划师,她说,由于工作原因她经常回家较晚,过去开元路是“断头路”又没有路灯,她会因为害怕而绕路。现在开元路打通了,晚上回家不担心安全了,也不用绕路十几分钟了。
“开元路的打通,是西安‘行政效能改革’成效的体现。”西安市委督查室主任郭云生说,通过主流媒体开设专门栏目对相关部门“揭短亮丑”,并由纪检部门负责落实追责,是西安推行“行政效能改革”的创新做法。《每日聚焦》栏目2016年12月23日开播至今,相继曝光“断头路”“垃圾围村”、城市垃圾等民生难题。西安市纪委根据曝光反映出的问题共对28个责任单位、295名责任人进行了追责问责,通过积极整改有效推动了各区县的城市治理工作。
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倒逼相关部门提升行政效率,是西安市“行政效能改革”的另一重要抓手。“通过投诉热线、网络舆情等渠道广泛搜集民情民意,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我们都会直接向相关单位发函,敦促他们及时整改并将结果反馈给我们。过去市委督查室1年督办150多起案件,今年仅前两个月就督办120多起。”郭云生说。
今年1月5日,陕西一家自媒体刊发一篇名为《一个陕北人落户西安的坎坷经历》的文章,反映一位外地研究生想将户口落入西安,但受到工作单位性质、集体户口等落户门槛限制,耗费两年时间奔波20余次,最终才勉强在西安落户的经历。这篇文章引起了西安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批示相关部门尽快降低门槛,调整落户政策。
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户政与基层基础工作处处长王伟说,西安市长期以来实行的落户政策对工作单位性质、社保办理时间、固定居所等方面有严格要求,设置了较高的门槛。而落户政策涉及人社、教育、发改、公安等多个部门,虽然在办理过程中公安部门也意识到门槛过高的负面影响,但过去只能从简化办事程序方面做一些小的调整,无法从根本上采取降低门槛的措施。
在降低落户门槛相关工作启动后,西安市迅速成立多部门联合工作小组。从1月5日网上发帖到3月1日新政实施,不到两个月西安就出台了被称为“史上最宽松”的落户政策。这一政策除了降低投资纳税落户和买房入户等条件外,还规定各类大中专毕业生只要是35岁以下均可凭毕业证明在西安落户,这意味凡是技校学历以上的适龄毕业生都可无门槛落户西安,大大降低了各类人才落户门槛。
在陕西师范大学就读的湖北籍学生小魏说,他很喜欢西安这座古城,之前也纠结过要不要留在西安工作。现在户籍新政出来,让人感受到了西安吸纳人才的诚意,让他下定决心留在西安。
2016年8月,经营一家广告公司的西安市民曹女士为变更营业执照,在工商部门来回奔波4个多月,她在今年1月的发帖“吐槽”触发了西安市快速回应民生关切相关机制。“发帖后不久,工商部门就上门解释并为我变更了营业执照。说实话刚开始我并不抱什么希望,但事情的解决速度令我感到震惊。作为初创企业能够得到这样的善待,我感到很开心,也对西安的发展前景更有信心了。”曹女士说。
新华社记者石志勇、李华
题:借助媒体“揭短亮丑” 依托“民声”逼出效率——西安出重拳确保“庸官懒政”治理常态化
[责任编辑: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