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车上,记者发现后车轮和车锁上都有二维码。 杨颜慈 摄
“共享单车扫码诈骗是近期出现的新型骗局,我们已经接报多起警情。”江苏省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警情梳理,警方发现此类骗局一般有三种作案手法。
最常见的一种,是骗子们利用扫码开锁的设计,在车身上加贴微信、支付宝转账二维码,同时将微信、支付宝头像昵称改为共享单车,以假乱真。
第二种技术含量稍高,骗子在共享单车的原有二维码上覆盖一层底色透明的假二维码,破坏原有二维码,导致消费者扫码时出现“二维码格式有误”或“系统升级”,“请暂时使用微信/支付宝使用共享单车”等字样,迫使消费者选择车身上假的付款码付款。
第三种的技术含量最高,对消费者造成的损失也最大。骗子通过在车身上粘贴假二维码,诱使消费者下载该二维码导向的假租车软件,手机被趁机植入木马病毒盗取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卡号密码或者远程操控消费者手机,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财产损失。?
针对此类骗局,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使用共享单车时首先尽量先通过正规应用商店下载共享单车APP,在扫码时一定要仔细分辨车身上的二维码,是否有被撬、被更换、被涂改、被覆盖、粘贴等痕迹。如果二维码是粘上去的,务必提高警惕。
而且,正规二维码扫描后一般会进入使用模式,绝不会跳转至付款页面。一旦扫码后弹出付款界面,肯定是假的,请立即中止,并联系共享单车客服反映相关情况。(完)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