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重庆开州“打工爷爷”群像:在外最怕生病,返乡就业正多起来

2017年02月21日 16:00:52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2月16日,经过25个小时的长途大巴颠簸,63岁的农民工谢国万终于又从重庆开州区风尘仆仆地到达了广东惠州。

  春节前,在惠州一建筑工地打工的谢国万回到了开州区竹溪镇团凤村。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他原本打算不再外出打工过“苦日子”了,但过完年后,他又改变了想法,继续外出打工。

  团凤村。本文图片均来自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图

  谢国万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来找活干。但因年岁已高,之前带他的建筑工头们起初都不愿意再要他,经不住老谢多番请求,最终才答应。然而今年能干多长时间,谢国万心里并没谱:“看身体条件吧,身体好就多干几个月,不好就回家。”

  61岁的陈四九今年则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决定在家种地过日子。由于长期漂泊在外,老陈感觉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腿部因关节炎疼痛不已,以至于下楼梯都要侧身。

  这是澎湃新闻(东方早报)连续第9年走进开州团凤村,记录这群农民工群体的生活演变。

  2011-2015年我国农民工年龄构成表。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有全国第一劳务大县之称的重庆开州区,人口165万,2016年外出务工人数54.8万人,其中,50岁以上的农民工有8万余人。团凤村有村民3200人,外出农民工1500人,其中,50岁以上的高龄农民工(俗称“打工爷爷”)有300余人,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变差等原因,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当中已有人返乡就业。

  趁能干再出去多打两年工

  2月6日,澎湃新闻记者见到谢国万时,他刚砍完柴,正坐在家门口晒着太阳。

  7年前,谢国万56岁,那时他还能动作敏捷地从老乡的摩托车上跳下来和记者打招呼。如今他看上去已经完全变了样:掉了大半头发的头顶上长满了湿疹,身形佝偻,走路晃悠。

  团凤村村民谢国万说,去年打工挣的钱过年花得差不多了。今年是否出去打工还要看身体条件。

  早在1990年,谢国万就开始随老乡一起外出打工。最初在海南一个建筑工地当杂工,每月能挣300元。老谢回忆说,那时候人年轻,体力好,一天干下来,不觉得累。

  1995年,谢国万离开海南,跟随老乡去了深圳,同样在建筑工地做工,每月工资1000元。接下来的十余年,谢国万一直在深圳打工,收入也不断上涨。去年,他所在的建筑工地给他120元/天,还不算加班费。

  多年来在建筑工地扛大锤、抡铁镐,谢国万不得不承认“年龄大,体力不支了”。原本他打算回乡就近打工,但在开州城区看了几处工地,对体力的要求都很高(因为缺乏机器),他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去年,老谢在家休息了大半年,9月份前往广东惠州的建筑工地上运渣、做清洁,农历腊月二十五回到老家竹溪镇团凤村。临走时,工头把一万两千多块钱发到了老谢手上。

  老谢家的院坝挂着过年没吃完的猪肉和羊肉。从惠州打工回来的第二天,他到镇上花了400多块钱买了30斤猪肉。老谢说,家里就他和老伴,吃不了多少肉,但“过年肯定要吃好点”。

  谢国万说,他所在的建筑工地,50岁以上的农民工有不少。“人老了,不中用了。”采访中,他多次感叹,人像机器一样,用久了,各种问题就出来了。

  农民工怕老,更怕病。有一年,谢国万在工地上咳嗽了好长一段时间,在当地去了多家医院没治好。害怕客死异乡,老谢赶紧坐车回到了家里,到开州区人民医院弄了些药,结果病愈了。

  谢国万说,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应该还能干几年”,但以后干不动的日子怎么过?他不敢去想。

[责任编辑:韩静]